當前位置:首頁 >>質檢快訊

聚焦兩會||2025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標準、認證

2025年03月08日 09:07????信息來源:質量與認證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圍繞標準、認證、檢測等領域提出建議,聚焦產業升級與技術規范,謹此將部分相關提案議案摘編如下,一起來看看。

人工智能方面

加快人工智能體標準體系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表示,亟需加快構建統一、前瞻性的技術標準體系和治理框架,為激發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保障,提升中國在人工智能體治理中的國際話語權。她建議,一是健全人工智能體標準協調體系,建立國家級人工智能體標準化協調機構,制定覆蓋算法和模型開發、數據管理、驗證與測試、多智能體系統互操作性接口協議等方面的統一技術標準;二是構建人工智能體風險評估體系,制定涵蓋設計、訓練、運行等階段的技術評估標準,建立常態化安全檢測和審核機制;三是制定人工智能體倫理準則,設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數據使用和決策規則,明確責任主體。陳曉紅表示,要加強國際規則研究,鼓勵國內行業機構和企業牽頭制定人工智能體技術規范,增強中國在未來全球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同時,深化國際合作,加強與主要國家、地區及多邊組織的對話交流,為全球人工智能體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提升中國在全球智能體產業鏈中的影響力。

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繁榮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建議,健全人工智能終端標準體系,編制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智能化分級等系列標準,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終端產品認定方法,強化國際國內標準有效銜接。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大范圍測試驗證,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全國性測試驗證,力爭2025年建立跨區域、跨省份、一體化的便捷互認機制;加快建設國家層面的自動駕駛統一標準體系,為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提供清晰的技術準則。制定統一的超充設備技術標準、通信協議,優先推進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資源地段的大功率快充樁互聯互通。與此同時,開展車載硬件技術協議標準化建設,有關部門組織行業共同制定汽車車載硬件和終端設備的接口標準、軟件通訊協議規范,提升生態開發者開發和創新的積極性,增強同類型產品在不同品牌和車型的適配度。鼓勵車企開放智能生態,建議國家引導汽車行業借鑒智能家居模式,推進行業內外共同制定車聯網的有關技術和標準,實現多場景智能終端產品互聯互通。

加快完善自動駕駛標準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應加快完善具有引領作用的自動駕駛標準體系。基于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準入等方面開創性的嘗試和成果,推動完善對應的標準體系,包括自動駕駛系統多支柱測試評估方法、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評估模型方法等通用標準,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功能及試驗方法、代客泊車功能及試驗方法等具體產品標準,同時也包括面向研發設計和產品準入管理的測評方法等管理類標準。

綠色低碳方面

推動綠氫、綠醇快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聚焦“綠色低碳”,呼吁加快綠色氫能(以下簡稱“綠氫”)和綠色甲醇(以下簡稱“綠醇”)等綠色能源及原料的發展,呼吁協同完善我國綠氫相關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建設,爭取成為全球行業標準的制定者。特別是加強綠氫制造裝備認證管理,提高產品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同時完善綠氫綠色認證、碳減排、碳交易等體系建設,推動綠氫碳資產管理平臺的應用。

技術基礎設施方面

統一北斗產品檢驗認證和應用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表示,北斗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也暴露出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同地區、部門與行業之間,北斗應用標準存在差異,檢驗認證結果無法互認,極大地阻礙了產業的協同發展與市場的高效流通。我國在北斗應用推廣方面仍有廣闊的提升空間,例如在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低空數智大腦建設以及東方慧眼星座與時空大數據模型建設等工作中,亟需進一步強化統籌協調,以更好推動北斗規模化應用,釋放其最大效能。

建議加快構建eVTOL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為,盡管我國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正在有序推進,但在低空相關立法和標準方面,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eVTOL航空器在設計和技術上具有獨特性,與傳統航空器存在顯著差異,現有的駕駛員資質認證體系無法滿足其要求,亟須建立一套針對eVTOL航空器特殊設計和運行特征的駕駛員培訓體系。面對技術標準的差異化、加速形成的國際規則等帶來的新挑戰,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勢在必行。

建議加大換電模式政策力度、逐步統一換電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馮興亞認為,目前全國乘用車換電站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換電建設成本高企、規劃布局整體滯后、電池標準缺乏統一等問題尚待解決。對此,他建議加大換電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統籌規劃布局、逐步統一換電標準等多措并舉加速推廣。針對現行法規位階較低、現有動力電池利用回收產能明顯過剩、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他建議盡快出臺專項法規標準、加快產業規劃優化產能布局、完善監管措施推動規范運營。

醫療民生方面

建議加速藥品監管體系國際認證

全國人大代表、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提到,因近來SRA(嚴格藥品監管機構)存在缺乏公平性等方面的爭議,WLA(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監管機構)將逐漸取代SRA的監管概念,成為國際普遍認可的成熟監管機構標志。中國作為全球制藥大國和重要的醫藥市場,積極融入國際藥品監管體系,推進WLA認證,對推動全球藥品監管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至關重要。獲得WLA認證的國家藥品監管機構,其審批的藥品在國際市場上將更容易獲得認可,從而簡化準入流程,加快上市速度。同時,WLA認證為監管機構的能力和信譽提供了國際公認的證明,使得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監管機構更加信任并接受這些經過認證機構審批的藥品。對于后入局者的中國而言,獲得WLA認證不僅意味著在管理措施和監管要求上向國際標準看齊,更是加快推動中國融入全球監管體系的重要步驟,有效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為中國制藥企業走向世界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加強基層醫療建設 構建接續性醫療服務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呼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互聯網+醫療”到家檢測模式。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構建以醫聯體/醫共體等醫療機構為支撐,社區為平臺、居家為基礎的接續性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涵蓋互聯網平臺下單,居家或社區采樣,上門收樣,中心檢測,遠程報告,送藥到家的閉環式醫療服務。戴立忠建議,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基層醫療機構配備快速多重病原核酸檢測(POCT)設備等精準檢測工具,提高在呼吸道疾病、慢病管理等方面的精準診療能力。

食品安全方面

加快完善新茶飲行業標準與規范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紅果認為,目前新式茶飲行業缺乏統一、細化的國家標準,包括產品分類、原材料使用規范、制作工藝標準等方面。對此,她希望相關部門加快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明確各類茶飲的定義、配料使用范圍與限量,規范門店操作流程,保障產品品質穩定與安全,為消費者提供清晰的消費指引,同時也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遵循,促進市場良性競爭與有序發展。茶飲原料的品質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健康。為此,趙紅果希望,加強對茶葉、水果、奶制品等原料供應商的監管,建立嚴格的原料準入制度,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風險。

建議構建中國風味標準戰略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認為,全球消費市場格局的重塑與數字經濟浪潮相互交織,為中國風味走向世界提供了戰略機遇。面對當前的核心挑戰,亟需以全局思維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建議統籌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協同發力,從品牌塑造、標準掌控、技術突圍、屬地融合四個維度協同發力。建議由市場監管總局主導立項,牽頭制定《中國風味標準化體系》,明確“中國風味”定義、分類及評價指標,設立《香辛料辣度分級》《發酵工藝參數》等行業標準,結合傳統飲食文化(如八大菜系特征)與現代科技(如感官科學、風味物質檢測技術)制定分級標準;推動國際標準互認,推動“辣味健康指標”等關鍵指標納入國際食品法典(CODEX),讓中國風味在國際舞臺上擁有“話語權”。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亚洲视频日本有码中文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