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集采中選不再簡單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
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藥品價格管理方面的多項措施,一起來看——
要點速覽:
集采中選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
正在建設全國掛網藥品價格一覽表,推動各地持續糾治不合理的掛網高價。
指導全國31個省份上線定點藥店公開比價小程序,方便群眾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
藥品價格是社會各方面廣為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執行政府指導價以外,其他藥品都是由企業自主定價,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實踐中,國家醫保局發現一些企業濫用自主定價權,通過醫療回扣、帶金銷售、壟斷控銷等手段干擾市場秩序,加重了人民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
國家醫保局旗幟鮮明支持鼓勵醫藥創新高質量發展,堅持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業自主定價權,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升藥品價格治理能力,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這幾年,在深化藥品價格治理過程中,國家醫保局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
一是組織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2018年以來,國家層面已經開展了10批藥品集采,覆蓋了435種藥品;地方也相繼開展了省級和省際聯盟集采,形成了協同補充的工作格局。實踐證明,集采是治理價格虛高的有效途徑,推動了行業秩序逐步規范,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促進群眾用藥質量和可及性的整體提升。
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經啟動,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的優化集采措施,國家醫保局堅持“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研究優化了具體的采購規則,比如在報量方面,醫藥機構可以通過選擇報具體品牌的量,把自己認可、想用的品牌報上來。
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了價差計算的“錨點”,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同時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并承諾不低于成本報價;在質量保證方面,要求投標藥品的生產線兩年內不存在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情形,藥監部門對集采中選企業檢查和產品抽檢兩個“全覆蓋”,這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
二是實施掛網藥品價格專項治理。
在全面提升藥品數據質量基礎上,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了通用名、廠牌、劑型、規格都相同的“四同”藥品價格治理,規范了2.7萬余個藥品品規的價格。啟動了同通用名、同廠牌、同規格“三同”注射劑價格治理,處置因包裝數量等形成的不公平價格問題。同時,國家醫保局正在建設全國掛網藥品價格一覽表,全量匯總展示各地掛網價格信息,對異常價格予以標識,推動各地持續糾治不合理的掛網高價。
三是滾動推進醫藥價格風險處置。
針對日常監測、部門移交問題線索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異常藥品,通過價格核查、價格約談、公開問詢、信用評價等措施,督促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壓縮流通環節過高加價,降低虛高價格。目前已經推進了8批藥品價格風險處置,督促566家企業調整了726個藥品品規的價格。
四是開展零售藥店線上線下價格比較。
國家醫保局指導全國31個省份上線定點藥店公開比價小程序,方便群眾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通過“上網店、比藥價”行動,引導平臺掛網價格趨于合理。針對定點藥店在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對醫保和非醫保結算方式定價不同問題,督促了近20萬家定點藥店完成整改。
作為醫藥價格主管部門,國家醫保局始終主張企業應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自主定價,堅決反對不公平高價、歧視性高價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也希望社會各界隨時向醫保部門反映異常高價藥品線索,國家醫保局愿與社會各方共同推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藥品。
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藥品價格管理方面的多項措施,一起來看——
要點速覽:
集采中選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
正在建設全國掛網藥品價格一覽表,推動各地持續糾治不合理的掛網高價。
指導全國31個省份上線定點藥店公開比價小程序,方便群眾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
藥品價格是社會各方面廣為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執行政府指導價以外,其他藥品都是由企業自主定價,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實踐中,國家醫保局發現一些企業濫用自主定價權,通過醫療回扣、帶金銷售、壟斷控銷等手段干擾市場秩序,加重了人民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
國家醫保局旗幟鮮明支持鼓勵醫藥創新高質量發展,堅持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業自主定價權,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升藥品價格治理能力,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這幾年,在深化藥品價格治理過程中,國家醫保局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
一是組織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2018年以來,國家層面已經開展了10批藥品集采,覆蓋了435種藥品;地方也相繼開展了省級和省際聯盟集采,形成了協同補充的工作格局。實踐證明,集采是治理價格虛高的有效途徑,推動了行業秩序逐步規范,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促進群眾用藥質量和可及性的整體提升。
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經啟動,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的優化集采措施,國家醫保局堅持“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研究優化了具體的采購規則,比如在報量方面,醫藥機構可以通過選擇報具體品牌的量,把自己認可、想用的品牌報上來。
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了價差計算的“錨點”,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同時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并承諾不低于成本報價;在質量保證方面,要求投標藥品的生產線兩年內不存在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情形,藥監部門對集采中選企業檢查和產品抽檢兩個“全覆蓋”,這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
二是實施掛網藥品價格專項治理。
在全面提升藥品數據質量基礎上,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了通用名、廠牌、劑型、規格都相同的“四同”藥品價格治理,規范了2.7萬余個藥品品規的價格。啟動了同通用名、同廠牌、同規格“三同”注射劑價格治理,處置因包裝數量等形成的不公平價格問題。同時,國家醫保局正在建設全國掛網藥品價格一覽表,全量匯總展示各地掛網價格信息,對異常價格予以標識,推動各地持續糾治不合理的掛網高價。
三是滾動推進醫藥價格風險處置。
針對日常監測、部門移交問題線索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異常藥品,通過價格核查、價格約談、公開問詢、信用評價等措施,督促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壓縮流通環節過高加價,降低虛高價格。目前已經推進了8批藥品價格風險處置,督促566家企業調整了726個藥品品規的價格。
四是開展零售藥店線上線下價格比較。
國家醫保局指導全國31個省份上線定點藥店公開比價小程序,方便群眾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通過“上網店、比藥價”行動,引導平臺掛網價格趨于合理。針對定點藥店在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對醫保和非醫保結算方式定價不同問題,督促了近20萬家定點藥店完成整改。
作為醫藥價格主管部門,國家醫保局始終主張企業應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自主定價,堅決反對不公平高價、歧視性高價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也希望社會各界隨時向醫保部門反映異常高價藥品線索,國家醫保局愿與社會各方共同推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藥品。
- 穩經濟促改革,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2025-08-02)
- 如何持續優化消費環境? (2025-08-02)
-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稅收抵免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的解讀…(2025-08-02)
- 事關這一特殊困難群體,國辦發文(2025-08-02)
- 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