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投資”為何進入高頻決策討論
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有關舉措。會議指出,創業投資事關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內外上市,大力發展股權轉讓、并購市場,推廣實物分配股票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市場化并購母基金或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促進創投行業良性循環。
早在今年6月7日舉行的國常會中就把研究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作為重要議題,時隔三個月之后,創業投資再一次成為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關注焦點。事實上,不只是國常會,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再一次提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為什么創業投資會如此高頻次地出現在決策討論之中?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創業投資是市場活力的重要來源,更是鏈接從宏觀經濟增長到微觀企業發展預期的關鍵樞紐。
創業投資也被稱為風險投資,主要是指向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的股權投資,這些公司通常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并且擁有創新的產品或服務。創業投資不僅能為初創公司提供資金支持,還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管理、市場營銷以及關于行業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指導。
創業投資支持創新企業,不僅能促進就業,其對于推動新技術落地和商業模式革新來說都扮演著積極角色,因此無論是從產業還是金融乃至是宏觀三大層面來看,促進創業投資都是激活市場的一個極為關鍵的抓手。
過去幾年的產業發展經驗可以清晰看到,創業投資在商業模式的創新落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一批創業公司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是新經濟生態規模擴大的基礎。如今,當人工智能、半導體芯片等高新技術成為了全球科技競速中更關鍵的場域,我們同樣期待創業投資在其中能夠發揮優勢,再創新高。
不過也必須看到,相比此前的商業模式創新,本輪的新技術革命對于創業投資有著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投資人能有前瞻和遠見做到“投早、投小”,在技術成果轉化的早期就能積極介入發現其價值,更要求創業資本能夠保持耐心和長期主義,為創新提供更多的包容空間和試錯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類似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模式,相對而言更具有落地參考性。也正因此,本次國常會也明確指出,要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完善國有資金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6月份的國常會提出要圍繞“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支持政策,本次會議對促進創業投資提出了方向和目標更為明確的要求,那就是要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
堵點和卡點都是什么?眾所周知,直接影響創業投資預期和選擇的一個關鍵“卡點”就是退出問題,而這也進一步連接到了二級資本市場的變化,對此,會議也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要夯實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落實資本市場改革重點舉措,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激發創業投資市場活力。
整體來看,頻繁提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本身就意味著未來的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制定都將更加重視市場的力量,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促進資源配置優化,支持具有潛力的企業成長壯大;同時,這種鼓勵也意在引導資金流向更有前景、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和領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而這也是通過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有關舉措。會議指出,創業投資事關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內外上市,大力發展股權轉讓、并購市場,推廣實物分配股票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市場化并購母基金或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促進創投行業良性循環。
早在今年6月7日舉行的國常會中就把研究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作為重要議題,時隔三個月之后,創業投資再一次成為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關注焦點。事實上,不只是國常會,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再一次提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為什么創業投資會如此高頻次地出現在決策討論之中?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創業投資是市場活力的重要來源,更是鏈接從宏觀經濟增長到微觀企業發展預期的關鍵樞紐。
創業投資也被稱為風險投資,主要是指向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的股權投資,這些公司通常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并且擁有創新的產品或服務。創業投資不僅能為初創公司提供資金支持,還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管理、市場營銷以及關于行業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指導。
創業投資支持創新企業,不僅能促進就業,其對于推動新技術落地和商業模式革新來說都扮演著積極角色,因此無論是從產業還是金融乃至是宏觀三大層面來看,促進創業投資都是激活市場的一個極為關鍵的抓手。
過去幾年的產業發展經驗可以清晰看到,創業投資在商業模式的創新落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一批創業公司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是新經濟生態規模擴大的基礎。如今,當人工智能、半導體芯片等高新技術成為了全球科技競速中更關鍵的場域,我們同樣期待創業投資在其中能夠發揮優勢,再創新高。
不過也必須看到,相比此前的商業模式創新,本輪的新技術革命對于創業投資有著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投資人能有前瞻和遠見做到“投早、投小”,在技術成果轉化的早期就能積極介入發現其價值,更要求創業資本能夠保持耐心和長期主義,為創新提供更多的包容空間和試錯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類似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模式,相對而言更具有落地參考性。也正因此,本次國常會也明確指出,要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完善國有資金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6月份的國常會提出要圍繞“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支持政策,本次會議對促進創業投資提出了方向和目標更為明確的要求,那就是要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
堵點和卡點都是什么?眾所周知,直接影響創業投資預期和選擇的一個關鍵“卡點”就是退出問題,而這也進一步連接到了二級資本市場的變化,對此,會議也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要夯實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落實資本市場改革重點舉措,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激發創業投資市場活力。
整體來看,頻繁提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本身就意味著未來的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制定都將更加重視市場的力量,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促進資源配置優化,支持具有潛力的企業成長壯大;同時,這種鼓勵也意在引導資金流向更有前景、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和領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而這也是通過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 堅持敏捷治理 依法促進和規范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就《人工智能…(2025-04-30)
- 《住宅項目規范》5月起落地實施,對層高、隔音等作出強制規定——“好房子”有了“硬杠杠…(2025-04-30)
- 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獲得感——因時因勢再出穩就業穩經濟新舉措(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工具箱將不斷完善(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五方面若干舉措將出臺(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