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指引(2024年版)》實施——促進跨境投融資活動便利化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發布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指引(2024年版)》正式實施。專家認為,新版《指引》的實施將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業務,促進資本項目外匯業務規范發展,為資本項目開放和金融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外匯管理局介紹,《指引》結合管理實踐,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部分業務辦理原則,增強業務可操作性,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更加便捷高效辦理業務。比如,明確境內機構境外放款債轉股辦理程序;新增境內企業在A股市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外方股東參與認購業務辦理情形等。
《指引》吸收了最新法規及外匯行政許可等政策文件的成果,更新相關內容。比如,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提升銀行辦理資本項目業務數字化服務水平的通知》,新增跨境融資便利化外債簽約登記和資本項目數字化業務相關內容。
此外,《指引》進一步精簡篇章,優化布局,章節結構更加清晰。如,合并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入市等同一業務的登記和賬戶管理;合并中國存托憑證(CDR)和境外存托憑證(GDR)跨境轉換、存托業務等同一類業務的相關章節。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穩步推進外匯領域高水平開放,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漸進式資本項目開放道路,不斷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目前,已有超過90%的資本項目實現不同程度的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當前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穩步提高。資本市場開放方面,股票、債券、資管、衍生品等領域的雙向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增多,為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更多渠道。
金融業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在信用評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領域放松對外資機構進入的限制。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與更多新興經濟體開展本幣結算,推出常備互換安排、人民幣多邊流動性安排等諸多新機制。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深化,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扎實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在多位專家看來,新版《指引》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外匯管理效率,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外匯服務,并對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具有積極影響。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首先,它有助于提升跨境資本流動的效率和透明度,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促進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其次,通過明確和簡化資本項目外匯業務的操作規則,可以降低跨境交易的成本和時間,增強市場的活力。還有,隨著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的提高,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增強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活動中的地位。
王有鑫表示,新版《指引》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部分業務辦理原則,增強業務可操作性,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更加便捷高效辦理業務。有助于提高跨境投融資的便利性,降低機構和個人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業務的難度。同時,新版《指引》吸收了最新法規及外匯行政許可等政策文件成果,更新相關內容,使指引更加符合當前的外匯管理實踐和政策要求,有助于規范外匯業務操作,保障外匯市場的穩定和安全。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將繼續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不斷提升資本項目外匯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便利跨境投融資活動。同時,推動分局和銀行進一步提升資本項目外匯業務辦理質效,更好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發布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指引(2024年版)》正式實施。專家認為,新版《指引》的實施將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業務,促進資本項目外匯業務規范發展,為資本項目開放和金融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外匯管理局介紹,《指引》結合管理實踐,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部分業務辦理原則,增強業務可操作性,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更加便捷高效辦理業務。比如,明確境內機構境外放款債轉股辦理程序;新增境內企業在A股市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外方股東參與認購業務辦理情形等。
《指引》吸收了最新法規及外匯行政許可等政策文件的成果,更新相關內容。比如,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提升銀行辦理資本項目業務數字化服務水平的通知》,新增跨境融資便利化外債簽約登記和資本項目數字化業務相關內容。
此外,《指引》進一步精簡篇章,優化布局,章節結構更加清晰。如,合并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入市等同一業務的登記和賬戶管理;合并中國存托憑證(CDR)和境外存托憑證(GDR)跨境轉換、存托業務等同一類業務的相關章節。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穩步推進外匯領域高水平開放,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漸進式資本項目開放道路,不斷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目前,已有超過90%的資本項目實現不同程度的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當前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穩步提高。資本市場開放方面,股票、債券、資管、衍生品等領域的雙向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增多,為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更多渠道。
金融業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在信用評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領域放松對外資機構進入的限制。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與更多新興經濟體開展本幣結算,推出常備互換安排、人民幣多邊流動性安排等諸多新機制。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深化,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扎實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在多位專家看來,新版《指引》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外匯管理效率,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外匯服務,并對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具有積極影響。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首先,它有助于提升跨境資本流動的效率和透明度,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促進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其次,通過明確和簡化資本項目外匯業務的操作規則,可以降低跨境交易的成本和時間,增強市場的活力。還有,隨著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的提高,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增強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活動中的地位。
王有鑫表示,新版《指引》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部分業務辦理原則,增強業務可操作性,便利機構、個人等主體更加便捷高效辦理業務。有助于提高跨境投融資的便利性,降低機構和個人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業務的難度。同時,新版《指引》吸收了最新法規及外匯行政許可等政策文件成果,更新相關內容,使指引更加符合當前的外匯管理實踐和政策要求,有助于規范外匯業務操作,保障外匯市場的穩定和安全。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將繼續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不斷提升資本項目外匯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便利跨境投融資活動。同時,推動分局和銀行進一步提升資本項目外匯業務辦理質效,更好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 堅持敏捷治理 依法促進和規范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就《人工智能…(2025-04-30)
- 《住宅項目規范》5月起落地實施,對層高、隔音等作出強制規定——“好房子”有了“硬杠杠…(2025-04-30)
- 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獲得感——因時因勢再出穩就業穩經濟新舉措(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工具箱將不斷完善(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五方面若干舉措將出臺(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