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國常會審議通過重要方案
會議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指出: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
要根據制造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做好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工作。
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途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1.35萬億元,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以及1萬多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提升要素生產率、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作用明顯。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日前印發的《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今年要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
4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千兆光網、算力中心等規模化部署。
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將持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生態。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發展,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新質生產力構建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關鍵的途徑。他認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路徑主要靠創新發展,而科技研發和數字轉型是創新發展最主要的兩條路徑,相比于科技研發的高資本投入,數字轉型投入更少,收益更高,對企業具備比較好的性價比。
中小企業需要定向支持
近年來,圍繞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等專項政策先后頒布,各省份也陸續制定了相應配套政策,扶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本次工作包括三項重點任務:聚焦企業需求,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賦能,培育高水平“小快輕準”產品;推動“鏈式”轉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今年將選擇35個左右城市開展第二批試點工作。
“數字經濟高速發展,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擴大大數據、云計算、數據中心等相關產業鏈投資。”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此前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指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是大趨勢,數字經濟不僅是發展前沿,數字技術更能作為一種要素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為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對風口財經表示,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優化生產流程、實現精細化管理、改善供應鏈管理等。這將有助于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并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在盤和林看來,部分中小企業數字轉型缺少資源,也不愿意承擔太高的轉型風險,所以,要對中小企業進行數字轉型的定向支持,幫助中小企業盡快通過數字轉型締造新動能,提高競爭力,并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貨幣政策下一步的著力點將繼續放在“精準有效”上,包括用好新設立的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中小科技企業和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級改造。(記者 劉曉)
會議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指出: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
要根據制造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做好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工作。
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途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1.35萬億元,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以及1萬多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提升要素生產率、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作用明顯。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日前印發的《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今年要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
4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千兆光網、算力中心等規模化部署。
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將持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生態。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發展,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新質生產力構建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關鍵的途徑。他認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路徑主要靠創新發展,而科技研發和數字轉型是創新發展最主要的兩條路徑,相比于科技研發的高資本投入,數字轉型投入更少,收益更高,對企業具備比較好的性價比。
中小企業需要定向支持
近年來,圍繞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等專項政策先后頒布,各省份也陸續制定了相應配套政策,扶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本次工作包括三項重點任務:聚焦企業需求,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賦能,培育高水平“小快輕準”產品;推動“鏈式”轉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今年將選擇35個左右城市開展第二批試點工作。
“數字經濟高速發展,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擴大大數據、云計算、數據中心等相關產業鏈投資。”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此前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指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是大趨勢,數字經濟不僅是發展前沿,數字技術更能作為一種要素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為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對風口財經表示,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優化生產流程、實現精細化管理、改善供應鏈管理等。這將有助于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并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在盤和林看來,部分中小企業數字轉型缺少資源,也不愿意承擔太高的轉型風險,所以,要對中小企業進行數字轉型的定向支持,幫助中小企業盡快通過數字轉型締造新動能,提高競爭力,并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貨幣政策下一步的著力點將繼續放在“精準有效”上,包括用好新設立的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中小科技企業和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級改造。(記者 劉曉)
- 堅持敏捷治理 依法促進和規范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就《人工智能…(2025-04-30)
- 《住宅項目規范》5月起落地實施,對層高、隔音等作出強制規定——“好房子”有了“硬杠杠…(2025-04-30)
- 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獲得感——因時因勢再出穩就業穩經濟新舉措(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工具箱將不斷完善(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五方面若干舉措將出臺(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