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美容手術是否用了涉案違法產品
在看到一紙關于長春市匠公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簡稱匠公醫美門診)的處罰決定書后,曾在該公司接受美容整形手術的消費者付女士擔心,自己在手術中也被使用了違法產品。匠公醫美門診因何被處罰?其使用了哪些違法產品?付女士接受的美容整形手術與此有無關聯?8月19日以來,《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以上問題進行了調查。
匠公醫美門診使用未注冊產品被罰
6月10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對匠公醫美門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并依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長春市市場監管局公示的長市監藥稽行處字〔2024〕12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長春市匠公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因使用未經注冊的醫療器械與藥品而被處罰。
據記者了解,2024年12月5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相關線索對匠公醫美門診進行現場檢查,在企劃室內發現了外包裝無注冊文號的歐薇拉線、無批準文號的麻舒痛乳膏以及外包裝無中文標識和注冊文號的FILLMED。匠公醫美門診無法提供上述產品的注冊證書及相關資質材料。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該局依法對涉案產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并立案調查,對案件中無中文標示的相關產品聘請有資質的翻譯公司進行翻譯。
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調查,匠公醫美門診共購進外包裝無國內注冊文號的產品歐薇拉線3袋(60根線),已經使用44根、剩余16根。匠公醫美門診不能提供上述產品的購進查驗記錄、供貨企業相關資質和產品相關資質。根據匠公醫美門診的描述及作用原理和翻譯內容,經比對《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該產品屬于“有源手術器械”項下一級產品類別“手術器械-吻(縫)合器械及材料”中二級產品類別“可吸收縫合線”,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未查到涉案產品注冊信息。
同時,匠公醫美門診從個人處購進外包裝無國內注冊批準文號的產品麻舒痛乳膏14桶,剩余5桶未使用。麻舒痛乳膏是在美容項目中作為止痛功能使用,不單獨收費。產品外包裝上注明“本藥品適用藥害救濟制度(繁體字)”。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未查到涉案產品注冊信息。匠公醫美門診從個人處購進外包裝無中文標識的產品FILLMED1盒,經查已給5名患者使用。經長春金倫翻譯有限公司翻譯后確認,該產品名稱為菲歐曼,適用于對疲倦或松弛的皮膚進行強效活化、補水治療皺紋和使松弛皮膚成熟的再致密化。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FILLMED(菲歐曼)為進口特殊化妝品。
長春市市場監管局認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和使用未經注冊三類醫療器械可吸收縫合線的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構成未從具備合法資質的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生產經營企業購進醫療器械,未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及使用依法注冊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使用麻舒痛乳膏的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構成了使用未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進口的藥品、未從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未執行藥品購進驗收制度的違法行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使用FILLMED(菲歐曼)特殊化妝品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構成了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的違法行為。長春市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匠公醫美門診改正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上述違法醫療器械、藥品,合計罰款7萬元。
醫美手術引發糾紛
8月18日上午,付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與匠公醫美門診發生醫美糾紛的經過。2024年4月,經人介紹,她交納3.53萬元在匠公醫美門診做假體隆胸、聚能吸脂體雕術(大腿)、大腿鉆石精雕項目。同年4月13日、11月20日,該門診對其進行了上述手術。術后,付女士出現胸部高低不一致、兩腿外側明顯出坑、淚溝不正確凸起的情況。付女士認為醫美手術存在問題,與匠公醫美門診交涉,要求退還費用并對出現問題的胸部、淚溝、雙腿進行修復治療。匠公醫美門診認為手術不存在問題,拒絕了付女士的要求。付女士分別向長春市市場監管局朝陽分局永昌市場監管所、長春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局醫政處進行了投訴。
8月19日,記者就付女士反映的情況與匠公醫美門診負責人楊先生取得了聯系。楊先生表示,付女士投訴后,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進行了調查。如果付女士認為手術存在問題,可以做醫療事故鑒定,也可以走法律程序。隨后,記者采訪了永昌市場監管所石所長,石所長表示已經接到付女士的投訴,目前正在調查中。長春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局醫政處相關負責人馬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付女士進行醫療事故鑒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消費者將申請信息公開
在維權過程中,付女士發現匠公醫美門診因在整形手術中使用違法產品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核對日期后,付女士憂心忡忡,因為她進行3項醫美手術的日期在市場監管部門發現違法產品之前。其向匠公醫美門診索要病歷時,對方答復市場監管部門已封存拿走。
為了弄清楚自己是不是違法產品的受害者,8月20日,付女士來到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名辦案人員表示不能向其提供相關信息,但可以通過法院或者律師前來調取。8月21日,付女士向記者表示,匠公醫美門診在整形手術中使用違法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她將向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申請信息公開,為目前還不知情的消費者敲響警鐘。同時,她將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8月21日上午,記者就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一事再次與匠公醫美門診負責人楊先生取得聯系。楊先生表示行政處罰一事屬實,且已經繳納了7萬元罰款。針對付女士的擔憂,楊經理稱,為付女士所做整形手術未使用涉案的違法產品。另外,市場監管部門在查處過程中,已封存并拿走了40多份病歷,付女士的病歷是其中一份。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在看到一紙關于長春市匠公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簡稱匠公醫美門診)的處罰決定書后,曾在該公司接受美容整形手術的消費者付女士擔心,自己在手術中也被使用了違法產品。匠公醫美門診因何被處罰?其使用了哪些違法產品?付女士接受的美容整形手術與此有無關聯?8月19日以來,《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以上問題進行了調查。
匠公醫美門診使用未注冊產品被罰
6月10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對匠公醫美門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并依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長春市市場監管局公示的長市監藥稽行處字〔2024〕12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長春市匠公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因使用未經注冊的醫療器械與藥品而被處罰。
據記者了解,2024年12月5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相關線索對匠公醫美門診進行現場檢查,在企劃室內發現了外包裝無注冊文號的歐薇拉線、無批準文號的麻舒痛乳膏以及外包裝無中文標識和注冊文號的FILLMED。匠公醫美門診無法提供上述產品的注冊證書及相關資質材料。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該局依法對涉案產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并立案調查,對案件中無中文標示的相關產品聘請有資質的翻譯公司進行翻譯。
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調查,匠公醫美門診共購進外包裝無國內注冊文號的產品歐薇拉線3袋(60根線),已經使用44根、剩余16根。匠公醫美門診不能提供上述產品的購進查驗記錄、供貨企業相關資質和產品相關資質。根據匠公醫美門診的描述及作用原理和翻譯內容,經比對《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該產品屬于“有源手術器械”項下一級產品類別“手術器械-吻(縫)合器械及材料”中二級產品類別“可吸收縫合線”,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未查到涉案產品注冊信息。
同時,匠公醫美門診從個人處購進外包裝無國內注冊批準文號的產品麻舒痛乳膏14桶,剩余5桶未使用。麻舒痛乳膏是在美容項目中作為止痛功能使用,不單獨收費。產品外包裝上注明“本藥品適用藥害救濟制度(繁體字)”。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未查到涉案產品注冊信息。匠公醫美門診從個人處購進外包裝無中文標識的產品FILLMED1盒,經查已給5名患者使用。經長春金倫翻譯有限公司翻譯后確認,該產品名稱為菲歐曼,適用于對疲倦或松弛的皮膚進行強效活化、補水治療皺紋和使松弛皮膚成熟的再致密化。經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FILLMED(菲歐曼)為進口特殊化妝品。
長春市市場監管局認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和使用未經注冊三類醫療器械可吸收縫合線的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構成未從具備合法資質的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生產經營企業購進醫療器械,未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及使用依法注冊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使用麻舒痛乳膏的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構成了使用未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進口的藥品、未從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未執行藥品購進驗收制度的違法行為。匠公醫美門診購進使用FILLMED(菲歐曼)特殊化妝品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構成了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的違法行為。長春市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匠公醫美門診改正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上述違法醫療器械、藥品,合計罰款7萬元。
醫美手術引發糾紛
8月18日上午,付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與匠公醫美門診發生醫美糾紛的經過。2024年4月,經人介紹,她交納3.53萬元在匠公醫美門診做假體隆胸、聚能吸脂體雕術(大腿)、大腿鉆石精雕項目。同年4月13日、11月20日,該門診對其進行了上述手術。術后,付女士出現胸部高低不一致、兩腿外側明顯出坑、淚溝不正確凸起的情況。付女士認為醫美手術存在問題,與匠公醫美門診交涉,要求退還費用并對出現問題的胸部、淚溝、雙腿進行修復治療。匠公醫美門診認為手術不存在問題,拒絕了付女士的要求。付女士分別向長春市市場監管局朝陽分局永昌市場監管所、長春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局醫政處進行了投訴。
8月19日,記者就付女士反映的情況與匠公醫美門診負責人楊先生取得了聯系。楊先生表示,付女士投訴后,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進行了調查。如果付女士認為手術存在問題,可以做醫療事故鑒定,也可以走法律程序。隨后,記者采訪了永昌市場監管所石所長,石所長表示已經接到付女士的投訴,目前正在調查中。長春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局醫政處相關負責人馬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付女士進行醫療事故鑒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消費者將申請信息公開
在維權過程中,付女士發現匠公醫美門診因在整形手術中使用違法產品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核對日期后,付女士憂心忡忡,因為她進行3項醫美手術的日期在市場監管部門發現違法產品之前。其向匠公醫美門診索要病歷時,對方答復市場監管部門已封存拿走。
為了弄清楚自己是不是違法產品的受害者,8月20日,付女士來到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名辦案人員表示不能向其提供相關信息,但可以通過法院或者律師前來調取。8月21日,付女士向記者表示,匠公醫美門診在整形手術中使用違法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她將向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申請信息公開,為目前還不知情的消費者敲響警鐘。同時,她將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8月21日上午,記者就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一事再次與匠公醫美門診負責人楊先生取得聯系。楊先生表示行政處罰一事屬實,且已經繳納了7萬元罰款。針對付女士的擔憂,楊經理稱,為付女士所做整形手術未使用涉案的違法產品。另外,市場監管部門在查處過程中,已封存并拿走了40多份病歷,付女士的病歷是其中一份。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 她的美容手術是否用了涉案違法產品(2025-08-26)
- 吉林梨樹召開快遞違規收費專項整治約談會 (2025-08-21)
- 按摩理療起糾紛 市場監管助退款(2025-08-21)
- 規范旅游產品直播間營銷行為(2025-08-19)
- 30款騎行服測評結果出爐14款樣品拉伸彈性有欠缺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