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11月25日,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標簽含有虛假內容、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肉類等多個領域。
為全面加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的執法力度,從重、從嚴、從快懲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領域的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查辦了一批農村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案件,切實規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增強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本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涉及生產經營、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類案件最多,共5宗,包括鶴山市云鄉永健天然山泉水廠生產規格為17L/桶的包裝飲用水共600桶,經檢驗,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符合要求,鶴山市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73.7元,并處罰款75000元;江門市江海區鳴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香鹵鳳拐、泡鹵鴨掌、香鹵翅尖,經檢驗,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要求,江海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6710元,并處罰款65000元等。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嚴格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嚴守食品安全底線,誠信守法經營。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12345、12315熱線或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11月25日,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標簽含有虛假內容、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肉類等多個領域。
為全面加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的執法力度,從重、從嚴、從快懲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領域的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查辦了一批農村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案件,切實規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增強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本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涉及生產經營、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類案件最多,共5宗,包括鶴山市云鄉永健天然山泉水廠生產規格為17L/桶的包裝飲用水共600桶,經檢驗,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符合要求,鶴山市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73.7元,并處罰款75000元;江門市江海區鳴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香鹵鳳拐、泡鹵鴨掌、香鹵翅尖,經檢驗,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要求,江海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6710元,并處罰款65000元等。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嚴格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嚴守食品安全底線,誠信守法經營。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12345、12315熱線或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 廣西桂林嚴把“三道關口”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2025-10-29)
- 江西重拳整治農村市場查處違法案件1354件(2025-09-15)
- 新疆持續推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2025-09-02)
- 虛假宣傳、誤導消費市場監管部門重拳打擊“保健品”違法行為(2025-09-02)
- 重慶江北查處無證鹵鵝加工黑作坊 (2025-08-28)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