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多措并舉推進質量強市建設顯實效
近年來,山西省忻州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如今,該市質量治理更加高效,質量水平穩步上升,質量效益持續增強,為推動忻州市經濟社會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質量基礎。
質量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忻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質量工作作出批示,專題學習《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研究部署質量強市工作。該市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忻州市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任務(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搭建起質量強市工作的四梁八柱,奠定了質量發展的政策基礎。該市政府修訂了《忻州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對獲得忻州市市長質量獎的企業給予獎勵,每年把質量工作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質量發展環境全面優化。該市支持專業鎮發展,在15個省市專業鎮建設惠企直通車工作站,綜合開展質量管理、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培訓專業鎮技術人員1000余人次,為各類專業鎮節省費用1380余萬元。該市推進質量強縣培育工作,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質量發展新模式,定襄、代縣兩縣入選市場監管總局質量強縣培育庫;根據區域特點,指導定襄縣制定“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方案,代表山西參加全國百城質量提升推薦活動。該市助力產業鏈提升,牽頭開展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高端鍛造、煤機裝備等質量強鏈重點工作,組建市級產業鏈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為產業鏈質量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該市還實施提質強企行動,發揮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重點企業“頭雁”示范引領作用,12家企業入選質量強省領軍企業培育庫,培育首席質量官92人。
質量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產品質量穩中向好。2024年該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99.3%、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6.67%、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2.63%,產品質量穩步提高。該市品牌建設取得突破,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到15件,總量居全省第三位;商標有效注冊量18074件,有效發明專利數709件;7個產品獲得“山西精品”認證,14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12個產品品牌入選“有機旱作·晉品”省域農業品牌,品牌培育成效明顯。該市服務質量持續優化,2023年以來新增A級景區11個,去年共接待游客2894.86萬人次、同比增長9.3%,忻州古城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獲評“中國AAAA級旅游景區10強”,旅游服務質量全面提高。
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該市強化標準引領,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13項、省級地方標準12項,發布市級地方標準70項,公開聲明團體標準57項、企業標準1224項;深化計量保障,2023年至今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0項,服務中小企業2390家,檢定校準儀器設備近14萬臺件,山西法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省級計量中心;推動質量認證,各類企業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562張、自愿性認證證書2305張、強制性認證證書46張;提升檢驗能力,現有檢驗機構76家,可檢驗類別410個、檢驗參數5074個,國家級質檢中心1個、省級質檢中心2個,山西省黃金礦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已通過資質認定。
質量安全防線更加穩固。為加強聯合執法和行刑銜接,忻州市市場監管局和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聯合出臺《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的意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更加順暢。統籌運用“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等監管方式,實施全鏈條、全要素、全方位質量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質量安全風險的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2024年該局受理投訴舉報687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4萬元。
質量共建氛圍逐步形成。該市深入14個縣(市、區)和10個開發區開展“惠企直通車”政策宣講活動,面對面向企業宣講質量監管惠企政策;突出關鍵節點,聚焦“3·15”“食品安全宣傳周”“世界計量日”“全國質量月”等主題活動,依托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對質量強市建設、“山西精品”創建等工作成效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讓質量發展成果深入人心、群眾可感可及;聚焦重點人群,組織質量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商超等活動,講解質量知識,普及質量常識,提升全民質量素養和意識,形成人人重視質量、崇尚質量、追求質量的濃厚氛圍。
據了解,忻州市下一步將把握高質量發展第一要務,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錨定質量強市建設戰略,積極打造質量發展標桿,切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
近年來,山西省忻州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如今,該市質量治理更加高效,質量水平穩步上升,質量效益持續增強,為推動忻州市經濟社會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質量基礎。
質量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忻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質量工作作出批示,專題學習《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研究部署質量強市工作。該市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忻州市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任務(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搭建起質量強市工作的四梁八柱,奠定了質量發展的政策基礎。該市政府修訂了《忻州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對獲得忻州市市長質量獎的企業給予獎勵,每年把質量工作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質量發展環境全面優化。該市支持專業鎮發展,在15個省市專業鎮建設惠企直通車工作站,綜合開展質量管理、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培訓專業鎮技術人員1000余人次,為各類專業鎮節省費用1380余萬元。該市推進質量強縣培育工作,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質量發展新模式,定襄、代縣兩縣入選市場監管總局質量強縣培育庫;根據區域特點,指導定襄縣制定“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方案,代表山西參加全國百城質量提升推薦活動。該市助力產業鏈提升,牽頭開展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高端鍛造、煤機裝備等質量強鏈重點工作,組建市級產業鏈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為產業鏈質量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該市還實施提質強企行動,發揮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重點企業“頭雁”示范引領作用,12家企業入選質量強省領軍企業培育庫,培育首席質量官92人。
質量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產品質量穩中向好。2024年該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99.3%、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6.67%、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2.63%,產品質量穩步提高。該市品牌建設取得突破,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到15件,總量居全省第三位;商標有效注冊量18074件,有效發明專利數709件;7個產品獲得“山西精品”認證,14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12個產品品牌入選“有機旱作·晉品”省域農業品牌,品牌培育成效明顯。該市服務質量持續優化,2023年以來新增A級景區11個,去年共接待游客2894.86萬人次、同比增長9.3%,忻州古城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獲評“中國AAAA級旅游景區10強”,旅游服務質量全面提高。
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該市強化標準引領,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13項、省級地方標準12項,發布市級地方標準70項,公開聲明團體標準57項、企業標準1224項;深化計量保障,2023年至今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0項,服務中小企業2390家,檢定校準儀器設備近14萬臺件,山西法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省級計量中心;推動質量認證,各類企業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562張、自愿性認證證書2305張、強制性認證證書46張;提升檢驗能力,現有檢驗機構76家,可檢驗類別410個、檢驗參數5074個,國家級質檢中心1個、省級質檢中心2個,山西省黃金礦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已通過資質認定。
質量安全防線更加穩固。為加強聯合執法和行刑銜接,忻州市市場監管局和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聯合出臺《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的意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更加順暢。統籌運用“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等監管方式,實施全鏈條、全要素、全方位質量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質量安全風險的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2024年該局受理投訴舉報687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4萬元。
質量共建氛圍逐步形成。該市深入14個縣(市、區)和10個開發區開展“惠企直通車”政策宣講活動,面對面向企業宣講質量監管惠企政策;突出關鍵節點,聚焦“3·15”“食品安全宣傳周”“世界計量日”“全國質量月”等主題活動,依托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對質量強市建設、“山西精品”創建等工作成效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讓質量發展成果深入人心、群眾可感可及;聚焦重點人群,組織質量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商超等活動,講解質量知識,普及質量常識,提升全民質量素養和意識,形成人人重視質量、崇尚質量、追求質量的濃厚氛圍。
據了解,忻州市下一步將把握高質量發展第一要務,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錨定質量強市建設戰略,積極打造質量發展標桿,切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
- 市場監管總局等26個部門(單位)聯合發布開展2025年全國“質量月”活動通知(2025-08-28)
- 2025年銀川市“質量月”活動啟動(2025-09-11)
- 四川舉行2025年全省“質量月”主題宣傳活動(2025-09-11)
- 穗杭質量聯動提升暨2025年“質量月”活動啟動(2025-09-11)
- 山西忻州多措并舉推進質量強市建設顯實效(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