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質量監督

“小變化”折射出營商環境“大提升”

2025年04月09日 10:22????信息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去年以來,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窗口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以服務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為核心,聚焦深化改革、規范安全、高效便利、精準幫扶和數據利用五大方向,推動登記注冊工作實現系統性、協同性突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登記注冊窗口的“小變化”,折射出營商環境的“大提升”。

深化改革: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新《公司法》落地平穩有序。北京市按照新《公司法》規定,全面改造申請端、審批端系統,調整校驗規則,修改章程模板;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引導經營主體理性認繳出資數額,合理約定出資期限,提醒企業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海南加大新《公司法》、配套法規和《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宣傳力度,優化注冊資本登記合規指引,確保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期限在五年以內;對注冊資本申報高于10億元的,在實行審慎審查的同時實行分級核準機制。同時,引導存量企業依法調整注冊資本。新《公司法》實施以來,9170戶企業完成減資,減資金額2201億元,減資幅度達86.72%,其中減資1億元以上的企業149戶。河北建立“事前普法宣傳、事中技術支撐、事后監測調控”全鏈條機制,引導企業合理調整注冊資本。山東舉辦全省登記注冊勞動技能競賽,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方式抽查登記檔案,確保新法執行規范統一。

制度創新引領市場活力釋放。各地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北京在全國范圍首發《經營主體登記注冊服務規范》系列地方標準,梳理各類經營主體登記注冊的全業務類型、全流程環節,形成全市統一的登記業務規范指引,為申請人提供政策、標準、流程“三統一”的高品質登記服務。上海制定《深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推出21條創新舉措。海南強化與香港合作,推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簡化版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企業在登記環節僅需錄入公證文書編號供注冊專員調取、查閱,無須提交紙質材料。

跨區域協同深化統一大市場建設。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率先突破地域壁壘。北京與津冀簽署《跨省遷移登記合作框架協議》,實現營業執照“異地辦理、異地領取”;重慶與四川共建“云遷移”平臺,企業跨省遷移“一次提交、無感落戶”;長三角地區試點“遠程虛擬窗口”,通過在線交互解決異地辦事難題,區域協同效能持續增強。

規范安全:誠信為本筑牢市場根基

各地強化實名認證和風險預警機制。北京打造便捷高效的“北京服務”品牌,升級“e窗通”平臺集成化服務功能,強化“用戶思維”,2024年全市共辦理各類登記業務142.64萬件,全程網上辦理113.64萬件,其中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率超過95%。山西出臺《撤銷經營主體虛假登記工作指引》,開通虛假登記撤銷綠色通道,全年清理異常登記數據22.66萬戶次。廣東上線“市場準入電子圍欄”,對“一人多照”“一址多照”等高風險情形智能攔截,全年預警10.9萬次,攔截13.3萬次。

加強名稱管理,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北京優化名稱自主申報服務,全面梳理總局禁限用字詞庫,對照調整北京禁限用規則,共規范6.09萬條行業用語表述,動態維護禁限用字詞負面清單,有序釋放名稱資源。浙江修訂《企業名稱使用“浙江”字樣管理辦法》,首批獲得不含行政區劃名稱登記授權。上海制定《企業名稱爭議裁決實施辦法》,統一爭議處理程序。甘肅建立名稱爭議處理機制,清理“同仁堂”等仿冒名稱,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數據安全與合規監管并重。多地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遼寧啟用“大數據輔助分析決策系統”,實時監測經營主體活躍度與風險。江西建立“經營主體數據動態管理、監測預警、評價糾錯”三項機制,清理異常數據31.43萬戶。青海印發《經營主體登記注冊業務分級指導辦法》,明確數據共享與審查標準,防范登記風險。

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加速拓展。山東創新開展取消紙質營業執照改革,2024年9月部署在濟南、青島等6個市先行試點;2024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批復支持山東開展此項改革。截至2024年12月底,僅濟南、青島兩市就在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減少發放紙質營業執照11.3萬張,制發成本減少36.3萬元。江蘇上線“蘇服通”平臺,實現涉企服務“一碼通查”。廣東電子營業執照使用量超7000萬次,居全國首位。重慶企業開辦全程網辦率達99.32%,45.39萬家企業實現“退市無憂”。

多地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北京作為市場監管總局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集中攻關試點地區,率先應用市場監管總局企業跨省遷移登記數據傳輸系統完成全程網辦跨省遷移登記,為全國推進改革提供有益借鑒。浙江上線11個準入準營“一件事”應用,辦事效率提升50%。湖北創新“一鍵三聯”模式,證照聯辦材料壓減40%。寧夏整合5項“一件事”服務,申報材料精簡67%。

外資企業登記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天津支持境外投資者“刷臉”認證,實現外資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海南對接香港,實現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外資登記全程網辦覆蓋率超80%。上海試點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在線核驗,港資企業網辦率達90%。

精準幫扶:助力個體工商戶“破繭成蝶”

各地構建差異化幫扶體系。江蘇上線省級分型分類培育平臺,將541萬戶個體工商戶納入分型庫,認定“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4761戶,開展產品巡展活動192場,為734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開展創業事跡和經營特色宣傳。湖北將578.31萬戶個體工商戶劃分為“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推出“名特優新貸”,授信1000億元。山東認定“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6440戶,舉辦產品推介會提升品牌影響力。內蒙古開展“千企萬戶結對幫扶”行動,通過36個維度需求畫像,按照自愿、互惠原則精準匹配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結對項目,促進有效合作,截至2024年底,共推動4876家企業與34848戶個體工商戶建立結對幫扶關系。

多地優化“個轉企”服務。遼寧出臺《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為企業登記管理規定》,保留原字號、信用代碼等權益,2024年轉型企業1448家。河南推行“直通車”服務,2024年“個轉企”4455戶,同比增長13.47%。云南制定《分型分類幫扶措施指導目錄》,推動2800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內蒙古建立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培育庫,明確對首次“個轉企”穩定經營2年以上、無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給予補助,截至2024年底,全自治區完成“個轉企”2135戶。

“小個專”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廣東成立產業鏈黨委7個,覆蓋企業超1500家,產值達1500億元。四川打造“紅騎手跟黨走”品牌,建設“暖心驛站”107個。陜西開展“三亮一提升”活動,100余名外賣騎手黨員參與社區治理,行業形象顯著提升。

數據賦能:智慧分析驅動科學決策

數據分析支撐宏觀政策制定。陜西聯合省社科院發布季度《經營主體發展快報》,分析行業分布與區域增長情況。安徽按季度報送《經營主體發展分析》,獲省長批示肯定。廣西建成“經營主體發展質量平臺”,實時監測經營主體活躍度與風險指標。

多地以賽促研釋放數據潛能。遼寧組隊參加全國數據分析大賽,首次斬獲一等獎。甘肅以《注冊資本實繳情況對提升企業質量的影響》為題開展研究,獲全國二等獎。云南開發“數字經濟企業”“產業鏈企業”專題庫,為產業布局提供精準支撐。

數據共享推動服務升級。福建建立“五級十五同”政務服務標準,實現全省“同標辦理”。湖北上線“荊楚個體通”小程序,歸集政策、融資等8項功能,訪問量超50萬人次。河南建成企業電子檔案查詢系統,為社會節約成本超2000萬元。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以制度創新為引擎,以規范安全為基石,以高效便利為抓手,以精準幫扶為導向,以數據賦能為支撐,構建起登記注冊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立體化格局。企業和群眾反映,如今,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窗口辦事更方便、更高效了,辦事體驗也更溫暖了。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 综合亚洲日本日日摸夜夜添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