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用助企行”活動成效顯著
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在全省范圍內聯合開展“信用助企行”活動,發布《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南》安徽省地方標準,推動全省各級市場監管和發展改革部門強化信用培育、優化信用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的信用監管,確保“信用助企行”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推進信用修復進工業園區、進經濟開發區、進商業集中區、進鄉鎮(街道)、進企業等“五進”活動,推動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信用合規建設深入推進,信用修復幫扶高效實施,信用監管機制優化提升,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帶動提升市場整體信用水平,促進市場環境、營商環境、發展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組織開展各類信用培訓、信用宣講1210場,開展信用合規建設專題輔導880次,指導9600戶企業開展信用合規建設。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在門戶網站設立信用合規建設專欄,蚌埠、蕪湖等地建立信用合規“打鈴提醒”機制,通過發送提示短信等方式,提高經營主體信用合規意識。宣城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信用助企”主題宣傳和主題黨日活動,對經營主體開展“一對一”宣講。馬鞍山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開展“信用助企行”專題直播,并在“印象馬鞍山”公眾號開展信用知識有獎答題。亳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稅務局開展“新辦第一課”活動,推出4期“新手訓練營”專題可視答疑,編制《亳州中藥材市場信用合規指導清單》,提升信用合規建設的針對性。六安市市場監管局印發《市場監管進園區服務指導工作方案》,編印《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并設置二維碼,供企業掃碼掌握。池州市市場監管局制定《房地產企業合規經營手冊》《食品經營企業合規手冊》,指導經營主體防范失信風險。
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強化分類指導、主動幫扶,提升信用修復效能,建立信用修復驛站、信用合規服務站等1224個,開展信用修復“五進”活動1311場次,引導幫扶102046戶經營主體開展信用修復。蕪湖市市場監管局采取政企合作共建模式,建立12個“信用助企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可定制的信用服務。安慶市市場監管局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市場監管所建設110個“信用合規服務站”,開辟信用修復“綠色通道”。蚌埠市市場監管局以信用修復驛站為基礎,設立合規建設指導站、群眾意見收集站,實行“三站合一”。宿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設立82個“信用修復窗口”和“信用修復驛站”,提供便利化信用修復服務。
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及相關部門堅持“打基礎、強主體、優服務、增信用”總體要求,優化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和守信激勵工作機制,為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賦能增效。建立經營主體信用修復“三書同達”機制,向經營主體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和《合規建設提示書》,促進經營主體合規誠信經營。蕪湖、池州等地制定信用承諾管理事項清單,建立信用承諾閉環管理機制。蚌埠市市場監管局與徽商銀行加強政銀合作,創新“年報﹢信用貸”融資模式,為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黃山市建立信用合規聯合激勵機制,實施金融、財政、稅收、社保及評先評優等9類30項聯合激勵措施。銅陵市深化經營主體失信警示提醒制度,通過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開展信用修復到期提醒服務,構建“及時告知、快速修復”工作機制。滁州市市場監管局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宣傳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送法進萬企”活動,編印發放《市場監管領域信用法規匯編》6000余份。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積極開展深化信用提升“提質增效年”行動,全面推進守信激勵、信用承諾閉環管理、信用合規建設、信用信息歸集整理以及信用監管標準建設等重點任務,建立監管規則統一規范、信用信息開放共享、監管效能優化提升的信用監管服務機制;深入開展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試點,在信用承諾管理、信用修復管理、信用合規建設等關鍵環節加大探索創新力度,推動建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在全省范圍內聯合開展“信用助企行”活動,發布《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南》安徽省地方標準,推動全省各級市場監管和發展改革部門強化信用培育、優化信用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的信用監管,確保“信用助企行”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推進信用修復進工業園區、進經濟開發區、進商業集中區、進鄉鎮(街道)、進企業等“五進”活動,推動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信用合規建設深入推進,信用修復幫扶高效實施,信用監管機制優化提升,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帶動提升市場整體信用水平,促進市場環境、營商環境、發展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組織開展各類信用培訓、信用宣講1210場,開展信用合規建設專題輔導880次,指導9600戶企業開展信用合規建設。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在門戶網站設立信用合規建設專欄,蚌埠、蕪湖等地建立信用合規“打鈴提醒”機制,通過發送提示短信等方式,提高經營主體信用合規意識。宣城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信用助企”主題宣傳和主題黨日活動,對經營主體開展“一對一”宣講。馬鞍山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開展“信用助企行”專題直播,并在“印象馬鞍山”公眾號開展信用知識有獎答題。亳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稅務局開展“新辦第一課”活動,推出4期“新手訓練營”專題可視答疑,編制《亳州中藥材市場信用合規指導清單》,提升信用合規建設的針對性。六安市市場監管局印發《市場監管進園區服務指導工作方案》,編印《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并設置二維碼,供企業掃碼掌握。池州市市場監管局制定《房地產企業合規經營手冊》《食品經營企業合規手冊》,指導經營主體防范失信風險。
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強化分類指導、主動幫扶,提升信用修復效能,建立信用修復驛站、信用合規服務站等1224個,開展信用修復“五進”活動1311場次,引導幫扶102046戶經營主體開展信用修復。蕪湖市市場監管局采取政企合作共建模式,建立12個“信用助企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可定制的信用服務。安慶市市場監管局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市場監管所建設110個“信用合規服務站”,開辟信用修復“綠色通道”。蚌埠市市場監管局以信用修復驛站為基礎,設立合規建設指導站、群眾意見收集站,實行“三站合一”。宿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設立82個“信用修復窗口”和“信用修復驛站”,提供便利化信用修復服務。
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及相關部門堅持“打基礎、強主體、優服務、增信用”總體要求,優化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和守信激勵工作機制,為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賦能增效。建立經營主體信用修復“三書同達”機制,向經營主體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和《合規建設提示書》,促進經營主體合規誠信經營。蕪湖、池州等地制定信用承諾管理事項清單,建立信用承諾閉環管理機制。蚌埠市市場監管局與徽商銀行加強政銀合作,創新“年報﹢信用貸”融資模式,為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黃山市建立信用合規聯合激勵機制,實施金融、財政、稅收、社保及評先評優等9類30項聯合激勵措施。銅陵市深化經營主體失信警示提醒制度,通過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開展信用修復到期提醒服務,構建“及時告知、快速修復”工作機制。滁州市市場監管局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宣傳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送法進萬企”活動,編印發放《市場監管領域信用法規匯編》6000余份。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積極開展深化信用提升“提質增效年”行動,全面推進守信激勵、信用承諾閉環管理、信用合規建設、信用信息歸集整理以及信用監管標準建設等重點任務,建立監管規則統一規范、信用信息開放共享、監管效能優化提升的信用監管服務機制;深入開展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試點,在信用承諾管理、信用修復管理、信用合規建設等關鍵環節加大探索創新力度,推動建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 甘肅首個廣告行業公平競爭指南正式發布(2025-04-30)
- 淮安套餐辦理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2025-04-30)
- 從“監管者”到“護航人”(2025-04-30)
- 激活億萬經營主體向“新”力(2025-04-30)
- 提“智”增效 監管有“數”(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