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征集農村地區假冒偽劣食品線索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4月21日至12月31日,該局在全市范圍內征集農村地區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違法違規線索。
此次征集內容包括: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不具備有效生產許可(登記)證、未持續保持許可(登記)條件、超出許可食品類別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使用來歷不明或污染物超標原料、未經檢驗檢疫、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等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標、標識、生產許可證號等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以貼牌、仿冒等形式,生產加工“山寨”食品;食品銷售者未按規定取得許可(備案),超出許可(備案)范圍經營;食品銷售者設施設備、環境衛生不符合相關要求;食品銷售者銷售“三無”“山寨”、過期食品或竄改保質期食品,采購、銷售、使用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肉及水產品。
同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企業涉嫌銷售“三無”食品、“山寨”食品,對食品功效、成分進行虛假或夸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如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效,違規宣稱減肥、降脂、壯陽等功能),或未審查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資質,以及線上線下銷售涉及農村地區的其他假冒偽劣食品,均屬舉報范圍。消費者發現各類違法行為,可通過撥打12345和1231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提醒,舉報人提供線索應盡量詳細準確,包括被舉報對象(含名稱、地址等具體信息)、違法事實描述及相關證據材料(如照片、視頻、票據等),以便執法人員迅速、準確地開展調查核實工作;舉報人應提供真實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后續核實和反饋;舉報內容應真實客觀,不得捏造、歪曲事實。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4月21日至12月31日,該局在全市范圍內征集農村地區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違法違規線索。
此次征集內容包括: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不具備有效生產許可(登記)證、未持續保持許可(登記)條件、超出許可食品類別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使用來歷不明或污染物超標原料、未經檢驗檢疫、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等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標、標識、生產許可證號等生產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以貼牌、仿冒等形式,生產加工“山寨”食品;食品銷售者未按規定取得許可(備案),超出許可(備案)范圍經營;食品銷售者設施設備、環境衛生不符合相關要求;食品銷售者銷售“三無”“山寨”、過期食品或竄改保質期食品,采購、銷售、使用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肉及水產品。
同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企業涉嫌銷售“三無”食品、“山寨”食品,對食品功效、成分進行虛假或夸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如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效,違規宣稱減肥、降脂、壯陽等功能),或未審查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資質,以及線上線下銷售涉及農村地區的其他假冒偽劣食品,均屬舉報范圍。消費者發現各類違法行為,可通過撥打12345和1231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提醒,舉報人提供線索應盡量詳細準確,包括被舉報對象(含名稱、地址等具體信息)、違法事實描述及相關證據材料(如照片、視頻、票據等),以便執法人員迅速、準確地開展調查核實工作;舉報人應提供真實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后續核實和反饋;舉報內容應真實客觀,不得捏造、歪曲事實。
- 甘肅首個廣告行業公平競爭指南正式發布(2025-04-30)
- 淮安套餐辦理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2025-04-30)
- 從“監管者”到“護航人”(2025-04-30)
- 激活億萬經營主體向“新”力(2025-04-30)
- 提“智”增效 監管有“數”(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