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多方式探索電梯維保新路徑
針對電梯維保的痛點、難點問題,江蘇省徐州市市場監管局近年來多方式探索電梯維保新路徑,突出明確維保責任主體、提高維保管理水平及降低維修成本等維度,創新性推廣“全托管”和“保險+服務”等綜合管理模式。
推廣“全托管”模式,維保和管理雙管齊下。在電梯安全管理工作中,物業單位普遍存在缺乏專業人員、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導致電梯經常處于維修費用缺乏監督、難以籌集的困境。為解決該問題,2020年,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試點推行電梯“全托管”維保模式,由電梯使用單位通過招標方式,委托電梯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全包維護保養,合同期間對電梯安全性能和質量負全責,所有維修費用由中標單位承擔。同時,委托另一家具備資質的單位對電梯進行安全管理,管理內容涵蓋技術檔案建立、電梯報檢管理、維保工單審核、維保質量監督把控、配件費用審核把關等環節。截至2025年3月,“全托管”維保模式已覆蓋全市14個小區、621臺電梯。
探索“保險+服務”模式,時效和質量雙效提升。居民小區電梯普遍存在維修費用難落實、發生事故賠償難等問題。徐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保險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保險+服務”綜合服務模式。由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設備本體進行投保,保費由承保單位根據電梯綜合情況進行研判,并與使用單位進行商定。承保單位對一定價格范圍內的電梯部件承擔修理、更換費用,實現電梯損壞零配件先修后賠服務,使用單位無須額外付費。承保單位還對保單覆蓋的電梯承擔安全管理責任,工作涵蓋電梯安全巡查、維保工單審核、維保質量監督、物聯網監測預警等項目,有助于及時消除電梯安全隱患,實現了“用、管、修、保”綜合服務。目前,全市已有2163臺電梯納入電梯綜合服務險。
創新“維修資金收益投保”模式,惠民和安全雙線推進。2024年,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徐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中國人保公司聯合在維修資金管理使用中引入電梯維修保險機制,即住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投保模式,解決維修資金使用難和電梯維修難的問題。在小區業主表決同意的基礎上,業主、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可申請使用維修資金增值收益購買電梯維修保險,進一步為無物業管理小區的電梯提供了兜底保障。徐州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整合資源,合理利用維修資金增值收益,不僅保障了電梯的安全運行,也提高了整體服務質量。目前14臺電梯已完成試點。
針對電梯維保的痛點、難點問題,江蘇省徐州市市場監管局近年來多方式探索電梯維保新路徑,突出明確維保責任主體、提高維保管理水平及降低維修成本等維度,創新性推廣“全托管”和“保險+服務”等綜合管理模式。
推廣“全托管”模式,維保和管理雙管齊下。在電梯安全管理工作中,物業單位普遍存在缺乏專業人員、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導致電梯經常處于維修費用缺乏監督、難以籌集的困境。為解決該問題,2020年,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試點推行電梯“全托管”維保模式,由電梯使用單位通過招標方式,委托電梯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全包維護保養,合同期間對電梯安全性能和質量負全責,所有維修費用由中標單位承擔。同時,委托另一家具備資質的單位對電梯進行安全管理,管理內容涵蓋技術檔案建立、電梯報檢管理、維保工單審核、維保質量監督把控、配件費用審核把關等環節。截至2025年3月,“全托管”維保模式已覆蓋全市14個小區、621臺電梯。
探索“保險+服務”模式,時效和質量雙效提升。居民小區電梯普遍存在維修費用難落實、發生事故賠償難等問題。徐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保險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保險+服務”綜合服務模式。由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設備本體進行投保,保費由承保單位根據電梯綜合情況進行研判,并與使用單位進行商定。承保單位對一定價格范圍內的電梯部件承擔修理、更換費用,實現電梯損壞零配件先修后賠服務,使用單位無須額外付費。承保單位還對保單覆蓋的電梯承擔安全管理責任,工作涵蓋電梯安全巡查、維保工單審核、維保質量監督、物聯網監測預警等項目,有助于及時消除電梯安全隱患,實現了“用、管、修、保”綜合服務。目前,全市已有2163臺電梯納入電梯綜合服務險。
創新“維修資金收益投保”模式,惠民和安全雙線推進。2024年,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徐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中國人保公司聯合在維修資金管理使用中引入電梯維修保險機制,即住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投保模式,解決維修資金使用難和電梯維修難的問題。在小區業主表決同意的基礎上,業主、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可申請使用維修資金增值收益購買電梯維修保險,進一步為無物業管理小區的電梯提供了兜底保障。徐州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整合資源,合理利用維修資金增值收益,不僅保障了電梯的安全運行,也提高了整體服務質量。目前14臺電梯已完成試點。
- 甘肅首個廣告行業公平競爭指南正式發布(2025-04-30)
- 淮安套餐辦理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2025-04-30)
- 從“監管者”到“護航人”(2025-04-30)
- 激活億萬經營主體向“新”力(2025-04-30)
- 提“智”增效 監管有“數”(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