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作用 加快推動特檢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泰安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泰安市特檢院)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科研與檢驗檢測工作,聚焦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和行業發展需求,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之路。
筑基期: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方針
泰安市特檢院早在2009年就確立了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方針,大力引進檢驗檢測相關專業領域高學歷人才,通過吸引和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動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事業的持續發展。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泰安市特檢院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積極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同時,為新入職人員提供系統培訓和指導,幫助其快速融入團隊、提升專業技能。
為更好促進各類專業人才形成“化學反應”,泰安市特檢院實施科技考核管理辦法和案例評比辦法,圍繞科技項目、科技獎勵、平臺建設、論文著作、標準起草、案例方案、技術比武等方面開展考核,鼓勵創新團隊建設。此外,積極開展與高校交流與合作,柔性引進了山東大學秦國梁教授作為學術帶頭人,與太原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產學研基地。目前,該院有職工153人,其中碩士、博士學位57人,高級職稱51人,在全省同類特檢機構中居于前列。
發展期:堅持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
泰安市是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等特種設備安裝之鄉,也是全國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等特種設備的重要生產基地,具有顯著的產業優勢和影響力。
泰安市特檢院敏銳洞察到本地特種設備產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在焊接、無損檢測和智慧檢驗等多個關鍵領域加大創新投入,解決了企業在生產、檢驗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了自身獨特科技特色。
2015年,泰安市特種設備產業技術研究院批準籌建,圍繞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檢測等環節,開展節能設計、制造新工藝、檢測新方法、焊接及無損檢測等技術研究及應用;2017年,泰安市批準籌建特種設備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TS生態),這是全國首個特種設備眾創空間,標志著泰安市特檢院TS生態邁入省級眾創空間行列。2018年,焊接與無損檢測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認定,該中心還參加了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評選,成為特檢領域全國唯一一個參加該評選的地市級單位。
此外,泰安市特檢院籌建了“智慧特檢”建設項目、山東省物料搬運設備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山東省壓力管道元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等,結合本地特種設備產業需求,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熟期:堅定科技興檢道路
泰安市特檢院堅定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堅持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科研成果和良好經濟效益,為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進一步增強了走科技興檢道路的信心。
“近年來,我院科技興檢道路取得成效,已日漸成熟,共承擔及參與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37項,其中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獲得省部級獎項5項。”泰安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泰安市特檢院黨委書記、院長楊樹國對記者表示。此外,該院獲得授權專利51項;主持或參與制修訂標準21項,其中國家標準7項;發表學術論文218篇,其中SCI、EI期刊論文4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
泰安市特檢院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確保科研成果實際應用于產業。該院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特種設備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采用“互聯網+科技服務+虛擬轉化器”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以多渠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其中,“緊急切斷閥自動校驗裝置”經科技成果評價,被認定為國內領先水平,產業化市場效益達200余萬元;“橋門式起重機主梁縱向角焊縫柔性焊接專機”相關的設備和裝備的研制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將進行樣機試制和產業化工作,預計產業化取得直接經濟效益達230萬元。
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下,泰安市特檢院增強了“走出去”的決心和信心,大力拓展國外檢驗檢測業務。先后赴非洲剛果(金)、柬埔寨、老撾開展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業務,并獲得了用戶高度認可和贊賞,為該院進一步開展涉外檢驗檢測業務打開了新局面。
楊樹國向記者介紹,將落實好市場監管總局對特種設備工作的相關要求,以爭創甲類檢驗機構A2級資質為契機,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作用,堅定走科技興檢之路,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錨定“泰安市優秀事業單位,山東省一流檢測機構”目標,堅持“真理級報告、親情式服務”的工作理念,打造“檢驗在泰安 誠信如泰山”知名品牌,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企業、加快推動特檢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本報記者 陳和華 通訊員 國樹東
近年來,山東省泰安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泰安市特檢院)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科研與檢驗檢測工作,聚焦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和行業發展需求,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之路。
筑基期: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方針
泰安市特檢院早在2009年就確立了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方針,大力引進檢驗檢測相關專業領域高學歷人才,通過吸引和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動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事業的持續發展。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泰安市特檢院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積極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同時,為新入職人員提供系統培訓和指導,幫助其快速融入團隊、提升專業技能。
為更好促進各類專業人才形成“化學反應”,泰安市特檢院實施科技考核管理辦法和案例評比辦法,圍繞科技項目、科技獎勵、平臺建設、論文著作、標準起草、案例方案、技術比武等方面開展考核,鼓勵創新團隊建設。此外,積極開展與高校交流與合作,柔性引進了山東大學秦國梁教授作為學術帶頭人,與太原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產學研基地。目前,該院有職工153人,其中碩士、博士學位57人,高級職稱51人,在全省同類特檢機構中居于前列。
發展期:堅持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
泰安市是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等特種設備安裝之鄉,也是全國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等特種設備的重要生產基地,具有顯著的產業優勢和影響力。
泰安市特檢院敏銳洞察到本地特種設備產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在焊接、無損檢測和智慧檢驗等多個關鍵領域加大創新投入,解決了企業在生產、檢驗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了自身獨特科技特色。
2015年,泰安市特種設備產業技術研究院批準籌建,圍繞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檢測等環節,開展節能設計、制造新工藝、檢測新方法、焊接及無損檢測等技術研究及應用;2017年,泰安市批準籌建特種設備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TS生態),這是全國首個特種設備眾創空間,標志著泰安市特檢院TS生態邁入省級眾創空間行列。2018年,焊接與無損檢測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認定,該中心還參加了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評選,成為特檢領域全國唯一一個參加該評選的地市級單位。
此外,泰安市特檢院籌建了“智慧特檢”建設項目、山東省物料搬運設備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山東省壓力管道元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等,結合本地特種設備產業需求,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熟期:堅定科技興檢道路
泰安市特檢院堅定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堅持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科研成果和良好經濟效益,為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進一步增強了走科技興檢道路的信心。
“近年來,我院科技興檢道路取得成效,已日漸成熟,共承擔及參與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37項,其中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獲得省部級獎項5項。”泰安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泰安市特檢院黨委書記、院長楊樹國對記者表示。此外,該院獲得授權專利51項;主持或參與制修訂標準21項,其中國家標準7項;發表學術論文218篇,其中SCI、EI期刊論文4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
泰安市特檢院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確保科研成果實際應用于產業。該院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特種設備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采用“互聯網+科技服務+虛擬轉化器”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以多渠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其中,“緊急切斷閥自動校驗裝置”經科技成果評價,被認定為國內領先水平,產業化市場效益達200余萬元;“橋門式起重機主梁縱向角焊縫柔性焊接專機”相關的設備和裝備的研制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將進行樣機試制和產業化工作,預計產業化取得直接經濟效益達230萬元。
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下,泰安市特檢院增強了“走出去”的決心和信心,大力拓展國外檢驗檢測業務。先后赴非洲剛果(金)、柬埔寨、老撾開展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業務,并獲得了用戶高度認可和贊賞,為該院進一步開展涉外檢驗檢測業務打開了新局面。
楊樹國向記者介紹,將落實好市場監管總局對特種設備工作的相關要求,以爭創甲類檢驗機構A2級資質為契機,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作用,堅定走科技興檢之路,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錨定“泰安市優秀事業單位,山東省一流檢測機構”目標,堅持“真理級報告、親情式服務”的工作理念,打造“檢驗在泰安 誠信如泰山”知名品牌,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企業、加快推動特檢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本報記者 陳和華 通訊員 國樹東
- 甘肅首個廣告行業公平競爭指南正式發布(2025-04-30)
- 淮安套餐辦理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2025-04-30)
- 從“監管者”到“護航人”(2025-04-30)
- 激活億萬經營主體向“新”力(2025-04-30)
- 提“智”增效 監管有“數”(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