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構建全鏈條閉環互聯網+綜合監管新模式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由該局牽頭相關部門在西安市探索推行的“互聯網+綜合監管”新模式入選2024年陜西省第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并在全省范圍推廣。
據介紹,近年來,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從實際需求和熱點問題出發,聚焦解決“誰來管、管什么、如何管”問題,牽頭市級相關部門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夯實基礎健全機制,規范執法提質增效,持續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綜合監管機制,探索推行“互聯網+綜合監管”新模式,建立了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閉環,形成了市場自律、部門聯動、社會監督的協同監管格局,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綜合監管體系,數據支撐智慧監管。堅持制度先行,深化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指導意見》,出臺《西安市市場監管領域“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西安市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方案》《西安市“互聯網+監管”系統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為綜合監管改革提供了制度支撐。建好平臺系統,建成市級“互聯網+監管”系統,將38個市級監管部門、643個區縣級監管部門、19706名業務人員全量進駐系統,匯聚監管數據5742萬條,為綜合監管打造業務橫向聯動、數據縱向交換的“總樞紐”。搭建服務門戶,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建成市、區兩級監管服務門戶矩陣,向社會全量公示監管事項、執法人員等信息,開設監管動態、曝光臺、監管視頻、檢查清單公示等模塊,構建了政府與企業群眾互相監督、雙向透明的“陽光監管”新模式。
二是實行“一張清單統監管”,審管聯動高效銜接。規范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印發《西安市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涵蓋市、區(縣)、鎮(街道)三級統一的監管事項,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實行監管權責清單化、法律依據編碼化動態管理。嚴格依法開展綜合監管,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基本原則,將全市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3992項監管權責與法律法規進行關聯,確保監管部門依法履職,促進經營主體合法經營。強化審管聯動,打通審批、監管、執法、信用等系統平臺,以審批結果驅動監管執法,以信用等級賦能審管聯動,實現了“審管法信”無縫銜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工作閉環。
三是試點“綜合監管一件事”,合法經營“無事不擾”。推行智慧綜合監管,依托市“互聯網+監管”系統搭建“綜合監管一件事”模塊,涵蓋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梳理、計劃下達、聯合檢查、結果反饋等功能,實現綜合監管全流程網上運行。開展“綜合監管一件事”試點,目前已在建設項目、養老服務、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醫療服務等7個重點民生領域先行開展綜合監管試點,通過共享信用等級、監管行為等信息數據,智能篩選監管對象,整合監管計劃,有效減少了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推行“掌上移動執法”,將行政執法納入“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要求,在市場監管、城管、住建、人社等領域建成移動執法系統,實現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文書線上制作、審批流程動態配置、證據材料統一管理、電子簽章在線申請、移動便攜打印等全鏈條功能,有效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由該局牽頭相關部門在西安市探索推行的“互聯網+綜合監管”新模式入選2024年陜西省第三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并在全省范圍推廣。
據介紹,近年來,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從實際需求和熱點問題出發,聚焦解決“誰來管、管什么、如何管”問題,牽頭市級相關部門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夯實基礎健全機制,規范執法提質增效,持續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綜合監管機制,探索推行“互聯網+綜合監管”新模式,建立了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閉環,形成了市場自律、部門聯動、社會監督的協同監管格局,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綜合監管體系,數據支撐智慧監管。堅持制度先行,深化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指導意見》,出臺《西安市市場監管領域“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西安市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方案》《西安市“互聯網+監管”系統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為綜合監管改革提供了制度支撐。建好平臺系統,建成市級“互聯網+監管”系統,將38個市級監管部門、643個區縣級監管部門、19706名業務人員全量進駐系統,匯聚監管數據5742萬條,為綜合監管打造業務橫向聯動、數據縱向交換的“總樞紐”。搭建服務門戶,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建成市、區兩級監管服務門戶矩陣,向社會全量公示監管事項、執法人員等信息,開設監管動態、曝光臺、監管視頻、檢查清單公示等模塊,構建了政府與企業群眾互相監督、雙向透明的“陽光監管”新模式。
二是實行“一張清單統監管”,審管聯動高效銜接。規范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印發《西安市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涵蓋市、區(縣)、鎮(街道)三級統一的監管事項,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實行監管權責清單化、法律依據編碼化動態管理。嚴格依法開展綜合監管,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基本原則,將全市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3992項監管權責與法律法規進行關聯,確保監管部門依法履職,促進經營主體合法經營。強化審管聯動,打通審批、監管、執法、信用等系統平臺,以審批結果驅動監管執法,以信用等級賦能審管聯動,實現了“審管法信”無縫銜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工作閉環。
三是試點“綜合監管一件事”,合法經營“無事不擾”。推行智慧綜合監管,依托市“互聯網+監管”系統搭建“綜合監管一件事”模塊,涵蓋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梳理、計劃下達、聯合檢查、結果反饋等功能,實現綜合監管全流程網上運行。開展“綜合監管一件事”試點,目前已在建設項目、養老服務、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醫療服務等7個重點民生領域先行開展綜合監管試點,通過共享信用等級、監管行為等信息數據,智能篩選監管對象,整合監管計劃,有效減少了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推行“掌上移動執法”,將行政執法納入“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要求,在市場監管、城管、住建、人社等領域建成移動執法系統,實現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文書線上制作、審批流程動態配置、證據材料統一管理、電子簽章在線申請、移動便攜打印等全鏈條功能,有效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 山西為食品安全從業者開辟專屬職稱晉升通道(2025-08-30)
- 甘肅著力提升市場監管法治化水平(2025-08-30)
- 新疆強化“小個專”及網約配送員群體黨建(2025-08-30)
- 江西大力培育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2025-08-30)
- 北京獲得八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委托(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