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市場監管總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法律制度供給,持續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升法治監管能力,扎實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社會和諧穩定積極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強化政治引領,高位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建設
(一)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總局黨組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等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下,深入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動修訂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執法,為廣大經營主體營造更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持續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
(二)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管法治建設的領導。總局黨組將法治監管作為“三個監管”之首,與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一體統籌謀劃、系統推進。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認真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總局局務會議經常性研究法治建設,2024年共召開研究法治工作的黨組會議6次、局務會議28次。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年終述職報告中開展述法工作,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發表《加強法治化市場監管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署名文章。總局班子成員認真履職盡責,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法治化水平。
(三)深化創新法治監管思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號角。總局緊跟中央改革步伐,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圍繞處理好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三對關系,研究提出法治監管改革新思路,明確了推動市場監管方式改革的重點任務,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和有力的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法治、信用、智慧監管改革,加快提高新時代市場監管質量和水平。
二、加強市場監管法律制度供給,建立健全基礎性、通用性監管規則
(一)健全市場準入退出機制,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完善公司法修訂后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做好新舊制度銜接。制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規范企業登記管理秩序,有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出臺《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落實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進一步規范公司登記管理行為。
(二)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加快推進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健全對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規則,完善監管措施。推動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首次在行政法規層面明確公平競爭審查的對象、標準、機制和監督保障,填補立法空白。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提高經營者集中營業額申報標準,放寬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經營者集中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優化消費環境,著力夯實制度基礎。推動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加大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保護力度,回應各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關切。修訂《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網絡交易參與方的責任和義務,有力維護網絡交易秩序。修訂《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針對社會關注的集貿市場“缺斤短兩”“計量作弊”等熱點問題完善監管措施,以計量制度建設助力改善消費環境。
(四)推進“兩個綱要”實施,不斷提高質量和標準化水平。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延長授權國務院在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期限的決定》,深入推進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管理模式改革。出臺《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管理辦法》《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加強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建設,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修訂《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發揮標準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以標準化手段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五)落實食品藥品“四個最嚴”要求,守牢安全底線。研究起草《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送審稿)》并報國務院,推動將嬰幼兒配方液態乳納入注冊管理,切實保障嬰幼兒配方液態乳質量安全。研究起草《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并報國務院,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促進藥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
三、突出重點加強市場監管執法,大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一)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市場監管執法。一是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依法穩妥處置“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等食品安全領域重大突發事件,切實加強全鏈條管理,保證食用植物油安全。大力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共查處違法案件1.66萬件,其中重大案件88件,罰沒金額4800余萬元。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度規定,發布95項《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二是開展民生領域廣告監管專項行動。圍繞社會反映集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4.7萬件,罰沒款3.5億元。三是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署開展電梯、鍋爐、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排查整治行動,共排查特種設備348萬余臺(套),涉及企業106.2萬家,督促整改安全隱患9.7萬項。四是開展標準和認證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共抽查團體標準2887項、企業標準23971項,檢查檢驗檢測機構2.27萬家,發現并整改問題5207項,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16件。開展機動車檢驗專項整治,堅決破除虛假檢驗、串通漲價、違規收費等機動車檢驗市場亂象。
(二)對標高質量發展抓好重點領域執法。一是實施高水平反壟斷執法。對英偉達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督導阿里巴巴、美團、知網落實整改任務,查處金融數據領域壟斷行為第一案“寧波森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實現反壟斷執法重點突破和競爭政策整體推進相統一。二是推動平臺綜合治理。會同中央網信辦等13個部門部署開展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共查辦涉網案件3.6萬件,罰沒金額2.64億元。會同相關部門召開9期平臺企業合規推進會,發布“618”、中秋國慶、“雙11”等網絡銷售合規提示,對平臺企業強化常態化合規指導。三是開展價監競爭守護專項行動。共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1.4萬余件,罰沒金額8.05億元,其中查辦利用網絡技術手段等開展的新型不正當競爭案件5165件。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印發《“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違法案件3萬余件。
(三)有力規制不當干預市場行為。一是深入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國務院有關部門127件重大政策措施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強化源頭把關。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抽查文件4205件,糾正85件。二是強化行政性壟斷監管執法。行政性壟斷案件立案和查處數量較上年分別增長80%和62%,對9件典型案件掛牌督辦,發布首批指導性案例8件。三是大力培育和弘揚公平競爭文化。舉辦2024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和全國公平競爭大會,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制作宣傳片“我和反壟斷法的故事”在央視播出,持續擴大公平競爭社會共識。
四、健全法治監督制度體系,有力保障法治實施效能提升
(一)積極創新監管執法方式。印發《市場監管總局“三書一函”制度實施辦法》,通過整改通知書、約談通知書、掛牌督辦通知書、提醒敦促函等指導性文書完善監管方式,壓實監管部門責任和經營者主體責任。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市場監管執法行為規范,優化監管執法措施,大力推行服務型執法。組織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深入查找并糾正行政處罰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著力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2024年共登記信訪事項9260件,均依法依規妥善辦理。
(二)注重增強監管執法社會效果。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寬嚴相濟、法理相融,研究制定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2024年,全系統出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減輕處罰清單事項達3952項,按照三項清單辦理的減免罰案件超過21萬件,更好實現過罰相當,力求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探索建立無事不擾企業清單,對信用良好的經營主體實施守信免檢少檢,積極推廣數據共享、監測預警等非現場智慧監管方式。
(三)全面做好新修訂《行政復議法》的實施。印發《關于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的指導意見》,落實行政復議法新規定,做好新舊復議制度銜接。梳理總結近年來行政訴訟情況,建立風險提示制度,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2024年,總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88件,辦結82件,辦理一審二審應訴案件71件。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的協作配合,積極推動行政執法、行政復議和行政審判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相統一。
五、加強法治宣傳培訓,努力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一)持續打造普法品牌。舉辦第三屆全國市場監督管理法律知識競賽,全系統近33萬人參加,在線答題近100萬人次,參賽率達94.7%,有效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干”作用。舉辦總局“市場監管大講堂”,邀請知名高校學者講授“用科學的理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動“送法上門”,面向燃氣、保險、醫藥、民航、機動車檢測、畜牧業等重點領域舉辦12期反壟斷合規講堂。深入推進“法治下基層”活動,召開現場推進會,交流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
(二)廣泛宣傳市場監管文化。組織開展第二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開展線上線下宣傳6210場次,參與企業達7.8萬家。舉辦2024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主題活動,在央視播放特種設備安全公益廣告。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多次報道總局組織開展的“守護兒童安全 遠離產品傷害兒童用品安全行”主題宣傳活動。
(三)持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舉辦中歐競爭政策對話和公平競爭審查與國家援助控制制度對話,參加世貿組織第九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推動反壟斷領域國際合作取得積極成果。在美國律師協會反壟斷年會、第22屆德國國際競爭大會上,主動宣介我國經營者集中公平公正監管成效。舉辦主題為“守護 發展 共贏”的2024年直銷監管與執法國際研討會,深入交流國內外直銷監管經驗,加強直銷領域國際合作。
下一步,總局將堅持以改革的思維和方式持續加強市場監管法治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動法律法規制修訂。加快推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計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重要法律修訂,為監管執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二是緊跟新業態發展態勢補足規則短板。完善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監管制度,健全平臺算法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互聯網平臺、平臺內經營者、營銷服務機構等相關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三是持續大力整治市場秩序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特種設備安全全鏈條監管能力和水平,持續強化民生領域監管執法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四是進一步健全法治保障體系。完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大法治人才培養力度,為市場監管執法水平穩步上升提供有力支撐。
市場監管總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法律制度供給,持續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升法治監管能力,扎實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社會和諧穩定積極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強化政治引領,高位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建設
(一)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總局黨組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等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下,深入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動修訂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執法,為廣大經營主體營造更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持續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
(二)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管法治建設的領導。總局黨組將法治監管作為“三個監管”之首,與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一體統籌謀劃、系統推進。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認真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總局局務會議經常性研究法治建設,2024年共召開研究法治工作的黨組會議6次、局務會議28次。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年終述職報告中開展述法工作,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發表《加強法治化市場監管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署名文章。總局班子成員認真履職盡責,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法治化水平。
(三)深化創新法治監管思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號角。總局緊跟中央改革步伐,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圍繞處理好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三對關系,研究提出法治監管改革新思路,明確了推動市場監管方式改革的重點任務,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和有力的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法治、信用、智慧監管改革,加快提高新時代市場監管質量和水平。
二、加強市場監管法律制度供給,建立健全基礎性、通用性監管規則
(一)健全市場準入退出機制,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完善公司法修訂后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做好新舊制度銜接。制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規范企業登記管理秩序,有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出臺《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落實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進一步規范公司登記管理行為。
(二)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加快推進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健全對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規則,完善監管措施。推動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首次在行政法規層面明確公平競爭審查的對象、標準、機制和監督保障,填補立法空白。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提高經營者集中營業額申報標準,放寬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經營者集中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優化消費環境,著力夯實制度基礎。推動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加大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保護力度,回應各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關切。修訂《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網絡交易參與方的責任和義務,有力維護網絡交易秩序。修訂《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針對社會關注的集貿市場“缺斤短兩”“計量作弊”等熱點問題完善監管措施,以計量制度建設助力改善消費環境。
(四)推進“兩個綱要”實施,不斷提高質量和標準化水平。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延長授權國務院在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期限的決定》,深入推進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管理模式改革。出臺《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管理辦法》《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加強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建設,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修訂《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發揮標準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以標準化手段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五)落實食品藥品“四個最嚴”要求,守牢安全底線。研究起草《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送審稿)》并報國務院,推動將嬰幼兒配方液態乳納入注冊管理,切實保障嬰幼兒配方液態乳質量安全。研究起草《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并報國務院,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促進藥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
三、突出重點加強市場監管執法,大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一)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市場監管執法。一是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依法穩妥處置“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等食品安全領域重大突發事件,切實加強全鏈條管理,保證食用植物油安全。大力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共查處違法案件1.66萬件,其中重大案件88件,罰沒金額4800余萬元。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度規定,發布95項《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二是開展民生領域廣告監管專項行動。圍繞社會反映集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4.7萬件,罰沒款3.5億元。三是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署開展電梯、鍋爐、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排查整治行動,共排查特種設備348萬余臺(套),涉及企業106.2萬家,督促整改安全隱患9.7萬項。四是開展標準和認證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共抽查團體標準2887項、企業標準23971項,檢查檢驗檢測機構2.27萬家,發現并整改問題5207項,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16件。開展機動車檢驗專項整治,堅決破除虛假檢驗、串通漲價、違規收費等機動車檢驗市場亂象。
(二)對標高質量發展抓好重點領域執法。一是實施高水平反壟斷執法。對英偉達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督導阿里巴巴、美團、知網落實整改任務,查處金融數據領域壟斷行為第一案“寧波森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實現反壟斷執法重點突破和競爭政策整體推進相統一。二是推動平臺綜合治理。會同中央網信辦等13個部門部署開展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共查辦涉網案件3.6萬件,罰沒金額2.64億元。會同相關部門召開9期平臺企業合規推進會,發布“618”、中秋國慶、“雙11”等網絡銷售合規提示,對平臺企業強化常態化合規指導。三是開展價監競爭守護專項行動。共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1.4萬余件,罰沒金額8.05億元,其中查辦利用網絡技術手段等開展的新型不正當競爭案件5165件。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印發《“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違法案件3萬余件。
(三)有力規制不當干預市場行為。一是深入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國務院有關部門127件重大政策措施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強化源頭把關。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抽查文件4205件,糾正85件。二是強化行政性壟斷監管執法。行政性壟斷案件立案和查處數量較上年分別增長80%和62%,對9件典型案件掛牌督辦,發布首批指導性案例8件。三是大力培育和弘揚公平競爭文化。舉辦2024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和全國公平競爭大會,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制作宣傳片“我和反壟斷法的故事”在央視播出,持續擴大公平競爭社會共識。
四、健全法治監督制度體系,有力保障法治實施效能提升
(一)積極創新監管執法方式。印發《市場監管總局“三書一函”制度實施辦法》,通過整改通知書、約談通知書、掛牌督辦通知書、提醒敦促函等指導性文書完善監管方式,壓實監管部門責任和經營者主體責任。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市場監管執法行為規范,優化監管執法措施,大力推行服務型執法。組織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深入查找并糾正行政處罰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著力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2024年共登記信訪事項9260件,均依法依規妥善辦理。
(二)注重增強監管執法社會效果。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寬嚴相濟、法理相融,研究制定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2024年,全系統出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減輕處罰清單事項達3952項,按照三項清單辦理的減免罰案件超過21萬件,更好實現過罰相當,力求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探索建立無事不擾企業清單,對信用良好的經營主體實施守信免檢少檢,積極推廣數據共享、監測預警等非現場智慧監管方式。
(三)全面做好新修訂《行政復議法》的實施。印發《關于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的指導意見》,落實行政復議法新規定,做好新舊復議制度銜接。梳理總結近年來行政訴訟情況,建立風險提示制度,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2024年,總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88件,辦結82件,辦理一審二審應訴案件71件。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的協作配合,積極推動行政執法、行政復議和行政審判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相統一。
五、加強法治宣傳培訓,努力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一)持續打造普法品牌。舉辦第三屆全國市場監督管理法律知識競賽,全系統近33萬人參加,在線答題近100萬人次,參賽率達94.7%,有效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干”作用。舉辦總局“市場監管大講堂”,邀請知名高校學者講授“用科學的理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動“送法上門”,面向燃氣、保險、醫藥、民航、機動車檢測、畜牧業等重點領域舉辦12期反壟斷合規講堂。深入推進“法治下基層”活動,召開現場推進會,交流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
(二)廣泛宣傳市場監管文化。組織開展第二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開展線上線下宣傳6210場次,參與企業達7.8萬家。舉辦2024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主題活動,在央視播放特種設備安全公益廣告。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多次報道總局組織開展的“守護兒童安全 遠離產品傷害兒童用品安全行”主題宣傳活動。
(三)持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舉辦中歐競爭政策對話和公平競爭審查與國家援助控制制度對話,參加世貿組織第九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推動反壟斷領域國際合作取得積極成果。在美國律師協會反壟斷年會、第22屆德國國際競爭大會上,主動宣介我國經營者集中公平公正監管成效。舉辦主題為“守護 發展 共贏”的2024年直銷監管與執法國際研討會,深入交流國內外直銷監管經驗,加強直銷領域國際合作。
下一步,總局將堅持以改革的思維和方式持續加強市場監管法治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動法律法規制修訂。加快推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計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重要法律修訂,為監管執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二是緊跟新業態發展態勢補足規則短板。完善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監管制度,健全平臺算法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互聯網平臺、平臺內經營者、營銷服務機構等相關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三是持續大力整治市場秩序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特種設備安全全鏈條監管能力和水平,持續強化民生領域監管執法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四是進一步健全法治保障體系。完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大法治人才培養力度,為市場監管執法水平穩步上升提供有力支撐。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試行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通告(2025-04-1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缺陷特種設備召回管理規則》的公告(2025-04-18)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治理等三個行動方案的通知(2025-04-18)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公布《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規定》的公告(2025-04-15)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下達2024年度市場監管行業標準制訂計劃項目的通知(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