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
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總局各司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切實保障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統一、守底線和促發展相結合,深入推行服務型執法,有效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模式,更好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貫徹宗旨意識,優化執法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社會作為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和踐行“監管為民”核心理念,圍繞落實“一個大市場、兩個綱要、三個監管、四個安全”,切實將服務貫穿于執法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各環節,做到懲教結合、寬嚴相濟;裁量統一、過罰相當,努力讓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看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注重事前預警,強化源頭治理
推動“執法端口前移”,把預防違法行為發生、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注重糾偏扶正、防微杜漸,幫助經營主體強化違法風險防控意識,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在個案中梳理研判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及時對同類企業進行預警、提醒、敦促,有針對性加強督促和指導,從源頭消除違法隱患。
四、堅持懲教結合,體現寬嚴相濟
對輕微違法行為,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兼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行業特點、當事人獲利情況等多方面因素,依法免予處罰或者從輕、減輕處罰。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危害公共利益、挑戰道德底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豐富普法手段和方式,開展個性化精準普法,引導經營主體自覺守法,落實主體責任。
五、統一裁量基準,促進過罰相當
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保障科學規范行使裁量權,推動同一執法事項相同情形同基準裁量。推動行政執法標準跨區域銜接,鼓勵區域間統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特別是統一免罰減罰標準,爭取更大范圍裁量統一。健全案例指導制度,分領域制定執法指南或指引,為基層執法提供參考依據。注重加強與司法部門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執法尺度統一。
六、創新執法方式,體現執法溫度
遵循合法、合理、必要、恰當原則,堅決杜絕處罰的隨意性和“一刀切”。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探索實施全過程說理式執法,更好運用說理式執法文書和語言,對案件當事人講清楚違法事實、處罰依據、救濟渠道,提高執法說服力和公信力。積極探索創新合規寬宥、合規激勵、合規承諾等方式,推動企業培育合規文化,自我糾錯。
七、做好事后跟蹤,提升執法效果
建立健全事后督導服務機制,通過涉案主體“回頭訪”、相關事項“回頭看”、相關產品“回頭檢”等強化案后跟蹤指導,幫助涉案主體合規經營。建立健全整改核查機制,加強行政指導,督促免罰減罰經營主體及時糾正違法行為,確保免罰不免責。建立健全困難主體幫扶機制,在質量管理、品牌培育、業態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幫助涉案主體紓困解難。完善日常監管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實現監管與執法協同發力,全鏈條遏制違法行為發生。
八、嚴明作風紀律,文明廉潔執法
嚴格規范案源登記、立案審批、調查取證、告知聽證、處罰執行等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確保程序合法、處置合規。認真落實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嚴肅儀容儀表和執法風紀,維護和提升行政執法形象。嚴格廉潔紀律,嚴禁以權謀私、簡單粗暴、刁難設阻、內外勾連、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依法保障執法人員履職盡責。
九、加強執法監督,強化責任落實
堅持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相結合,不斷健全長效執法監督工作機制。注重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案卷評查等各項制度,有效糾正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用好“三書一函”制度,加大對錯案、問題突出或負面影響較大個案的督促整改力度,必要時給予通報或曝光。對推行服務型執法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激勵。
十、提升素質能力,夯實執法基礎
開展執法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推進執法隊伍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著力培養通專結合、一專多能的綜合執法人才。重視緊缺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拓寬執法人員特別是業務骨干、崗位能手發展空間和晉升渠道。加快推動執法辦案系統的統一建設與應用,強化執法辦案全要素數字化驅動、全環節網絡化運行、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提高智慧執法水平。
十一、注重宣傳引導,樹立良好形象
提升執法干部媒介素養,敢于、善于正面回應群眾訴求及社會焦點、熱點問題。加強輿情研判、會商和復盤,提高執法人員輿情應對處置能力。強化執法部門和新聞宣傳部門協同聯動,提高對重大突發輿情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有效應對。采取以案說法、情景短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立體化、多角度正面宣傳,樹立執法隊伍良好形象。
十二、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工作落實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服務型執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要負責同志要強化統籌指導,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共性和堵點問題,分管負責同志要加強調度指揮,推動工作落細落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創新思路,推動服務型執法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及時總結經驗,培樹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做法。
市場監管總局
2024年10月18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
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總局各司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切實保障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統一、守底線和促發展相結合,深入推行服務型執法,有效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模式,更好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貫徹宗旨意識,優化執法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社會作為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和踐行“監管為民”核心理念,圍繞落實“一個大市場、兩個綱要、三個監管、四個安全”,切實將服務貫穿于執法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各環節,做到懲教結合、寬嚴相濟;裁量統一、過罰相當,努力讓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看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注重事前預警,強化源頭治理
推動“執法端口前移”,把預防違法行為發生、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注重糾偏扶正、防微杜漸,幫助經營主體強化違法風險防控意識,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在個案中梳理研判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及時對同類企業進行預警、提醒、敦促,有針對性加強督促和指導,從源頭消除違法隱患。
四、堅持懲教結合,體現寬嚴相濟
對輕微違法行為,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兼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行業特點、當事人獲利情況等多方面因素,依法免予處罰或者從輕、減輕處罰。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危害公共利益、挑戰道德底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豐富普法手段和方式,開展個性化精準普法,引導經營主體自覺守法,落實主體責任。
五、統一裁量基準,促進過罰相當
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體系,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保障科學規范行使裁量權,推動同一執法事項相同情形同基準裁量。推動行政執法標準跨區域銜接,鼓勵區域間統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特別是統一免罰減罰標準,爭取更大范圍裁量統一。健全案例指導制度,分領域制定執法指南或指引,為基層執法提供參考依據。注重加強與司法部門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執法尺度統一。
六、創新執法方式,體現執法溫度
遵循合法、合理、必要、恰當原則,堅決杜絕處罰的隨意性和“一刀切”。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探索實施全過程說理式執法,更好運用說理式執法文書和語言,對案件當事人講清楚違法事實、處罰依據、救濟渠道,提高執法說服力和公信力。積極探索創新合規寬宥、合規激勵、合規承諾等方式,推動企業培育合規文化,自我糾錯。
七、做好事后跟蹤,提升執法效果
建立健全事后督導服務機制,通過涉案主體“回頭訪”、相關事項“回頭看”、相關產品“回頭檢”等強化案后跟蹤指導,幫助涉案主體合規經營。建立健全整改核查機制,加強行政指導,督促免罰減罰經營主體及時糾正違法行為,確保免罰不免責。建立健全困難主體幫扶機制,在質量管理、品牌培育、業態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幫助涉案主體紓困解難。完善日常監管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實現監管與執法協同發力,全鏈條遏制違法行為發生。
八、嚴明作風紀律,文明廉潔執法
嚴格規范案源登記、立案審批、調查取證、告知聽證、處罰執行等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確保程序合法、處置合規。認真落實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嚴肅儀容儀表和執法風紀,維護和提升行政執法形象。嚴格廉潔紀律,嚴禁以權謀私、簡單粗暴、刁難設阻、內外勾連、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依法保障執法人員履職盡責。
九、加強執法監督,強化責任落實
堅持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相結合,不斷健全長效執法監督工作機制。注重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案卷評查等各項制度,有效糾正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用好“三書一函”制度,加大對錯案、問題突出或負面影響較大個案的督促整改力度,必要時給予通報或曝光。對推行服務型執法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激勵。
十、提升素質能力,夯實執法基礎
開展執法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推進執法隊伍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著力培養通專結合、一專多能的綜合執法人才。重視緊缺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拓寬執法人員特別是業務骨干、崗位能手發展空間和晉升渠道。加快推動執法辦案系統的統一建設與應用,強化執法辦案全要素數字化驅動、全環節網絡化運行、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提高智慧執法水平。
十一、注重宣傳引導,樹立良好形象
提升執法干部媒介素養,敢于、善于正面回應群眾訴求及社會焦點、熱點問題。加強輿情研判、會商和復盤,提高執法人員輿情應對處置能力。強化執法部門和新聞宣傳部門協同聯動,提高對重大突發輿情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有效應對。采取以案說法、情景短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立體化、多角度正面宣傳,樹立執法隊伍良好形象。
十二、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工作落實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服務型執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要負責同志要強化統籌指導,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共性和堵點問題,分管負責同志要加強調度指揮,推動工作落細落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創新思路,推動服務型執法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及時總結經驗,培樹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做法。
市場監管總局
2024年10月18日
- 關于擬新建3項國家計量基準的公示(2024-12-10)
- 關于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擬表彰名單的公示(2024-11-30)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試行開展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審機構遴選工作的通知(2024-11-19)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公布“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優秀案例和典型案例的通知(2024-11-16)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指引》的通知(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