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 | 事關防汛救災減災,國務院作出部署
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前期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和提升北方地區防汛減災能力匯報,并作出一系列針對性部署。
會議指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一些地區極端強降雨頻發、受災較重,有關地方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防臺風搶險救災工作。當前雖然防汛關鍵期已過,但仍面臨洪澇和臺風風險,必須始終保持警醒,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災減災工作。
加強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才能在與“不測風云”的較量中掌握主動權。“降雨落區、強度、時段的預報精準度應努力提高,盡量打出預警提前量。”國家防汛抗旱技術研究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杜效鵠說,山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易發點等危險區域和夜間強降雨等高風險時段更要緊盯,預警“叫應”機制和應急避險措施需嚴格落實。
持續提升氣候適應與應對能力是更好抵御極端天氣挑戰的關鍵。會議指出,要適應北方地區雨情汛情變化新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進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澇、氣象監測、應急救援等設施建設,優化水庫等重大工程調度管理,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區防汛救災減災能力。
“近年來極端天氣多發,要清醒認識其突發性、極端性、不確定性,落實落細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說,中小河流、堤防險工險段、中小病險水庫和“頭頂庫”等防汛薄弱環節要及時開展針對性隱患排查整治。高風險區域應前置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做好應急通信保障,提升“三斷”條件下搶險救援能力。
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徐憲彪說,在越發頻繁的極端天氣面前,應始終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尤其要把人民安危放在至高位置,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前期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和提升北方地區防汛減災能力匯報,并作出一系列針對性部署。
會議指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一些地區極端強降雨頻發、受災較重,有關地方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防臺風搶險救災工作。當前雖然防汛關鍵期已過,但仍面臨洪澇和臺風風險,必須始終保持警醒,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災減災工作。
加強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才能在與“不測風云”的較量中掌握主動權。“降雨落區、強度、時段的預報精準度應努力提高,盡量打出預警提前量。”國家防汛抗旱技術研究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杜效鵠說,山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易發點等危險區域和夜間強降雨等高風險時段更要緊盯,預警“叫應”機制和應急避險措施需嚴格落實。
持續提升氣候適應與應對能力是更好抵御極端天氣挑戰的關鍵。會議指出,要適應北方地區雨情汛情變化新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進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澇、氣象監測、應急救援等設施建設,優化水庫等重大工程調度管理,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區防汛救災減災能力。
“近年來極端天氣多發,要清醒認識其突發性、極端性、不確定性,落實落細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說,中小河流、堤防險工險段、中小病險水庫和“頭頂庫”等防汛薄弱環節要及時開展針對性隱患排查整治。高風險區域應前置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做好應急通信保障,提升“三斷”條件下搶險救援能力。
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徐憲彪說,在越發頻繁的極端天氣面前,應始終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尤其要把人民安危放在至高位置,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 8個民生好消息!(2025-09-17)
- 國家外匯局就《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答問(2025-09-16)
- 經濟數據速覽:7組數字看8月份中國經濟(2025-09-16)
- 怎樣正確認識反對浪費和提振消費(2025-09-15)
- 人才培養如何跟上社會需要(政策問答·回應關切)(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