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安全高度推動水網建設
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這一頂層設計,從國家安全的高度謀劃、部署、推動解決水安全問題,擘畫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為新時代水利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對推動構建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與國家電網、公路網、高速鐵路網等基礎性網絡不同,國家水網并不只是工程網。它是以自然河湖為基礎、引調排水工程為通道、調蓄工程為節點、智慧調控為手段,集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系統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系。
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是我國的基本水情。為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近年來,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建設,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成功戰勝了多次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
但要看到,與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基礎設施體系要求相比,相關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用水超出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導致出現河道斷流、湖泊萎縮等水生態問題。再比如,近幾年極端天氣趨多趨強,影響日益加劇,部分大江大河和一些主要支流堤防還不達標,一些中小河流防洪標準還不完善,部分水庫仍存在病險隱患。
國家水網是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根據《規劃綱要》提出的國家水網總體布局,到2035年,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構建這一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國家水網建設,重點要抓住“綱”“目”“結”三個方面。
所謂“綱”,就是要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為基礎,以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為重點,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所謂“目”,就是要完善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系,促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形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網格;所謂“結”,就是要綜合考慮防洪、灌溉、供水、航運、發電、生態等綜合功能,實現國家骨干網與省市縣水網聯合調度,全面提升水資源調控能力。
治水興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推動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更是一項長期任務,尤須鍥而不舍,持續用力。確保如期完成《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要加強組織實施,加強政策保障,加強科技支撐,通過聯網、補網、強鏈,逐步形成國家水網“一張網”,促進水資源和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這一頂層設計,從國家安全的高度謀劃、部署、推動解決水安全問題,擘畫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為新時代水利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對推動構建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與國家電網、公路網、高速鐵路網等基礎性網絡不同,國家水網并不只是工程網。它是以自然河湖為基礎、引調排水工程為通道、調蓄工程為節點、智慧調控為手段,集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系統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系。
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是我國的基本水情。為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近年來,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建設,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成功戰勝了多次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
但要看到,與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基礎設施體系要求相比,相關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用水超出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導致出現河道斷流、湖泊萎縮等水生態問題。再比如,近幾年極端天氣趨多趨強,影響日益加劇,部分大江大河和一些主要支流堤防還不達標,一些中小河流防洪標準還不完善,部分水庫仍存在病險隱患。
國家水網是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根據《規劃綱要》提出的國家水網總體布局,到2035年,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構建這一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國家水網建設,重點要抓住“綱”“目”“結”三個方面。
所謂“綱”,就是要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為基礎,以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為重點,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所謂“目”,就是要完善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系,促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形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網格;所謂“結”,就是要綜合考慮防洪、灌溉、供水、航運、發電、生態等綜合功能,實現國家骨干網與省市縣水網聯合調度,全面提升水資源調控能力。
治水興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推動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更是一項長期任務,尤須鍥而不舍,持續用力。確保如期完成《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要加強組織實施,加強政策保障,加強科技支撐,通過聯網、補網、強鏈,逐步形成國家水網“一張網”,促進水資源和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 堅持敏捷治理 依法促進和規范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就《人工智能…(2025-04-30)
- 《住宅項目規范》5月起落地實施,對層高、隔音等作出強制規定——“好房子”有了“硬杠杠…(2025-04-30)
- 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獲得感——因時因勢再出穩就業穩經濟新舉措(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工具箱將不斷完善(2025-04-30)
- 穩就業穩經濟,五方面若干舉措將出臺(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