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召開
4月23日至25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在北京召開2025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表示,縱觀全球,人口紅利漸失、氣候危機加劇、經濟復蘇緩慢等多重壓力給傳統食品生產系統帶來嚴峻挑戰。同時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集中涌現,促進了食品產業從傳統方式向新質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孫寶國呼吁,全球各方共同攜手構建食安健康共同體。一是打破技術壁壘,繼續深化合作,共建開放包容的食品科技生態。二是擁抱變革,用創新回應消費者對安全、健康、可持續的期待。三是堅守使命,讓科技之光照亮每一張餐桌的未來。
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表示,保障全民食品安全和健康所面臨的挑戰具有高度復雜性和跨學科性,不僅需要科學與技術層面的突破,更需要基于嚴謹科學和包容性合作的全球性應對措施。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表示,新形勢下,需要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技術,落實嚴謹的食品安全標準,運用食品安全科普新理念,強化全球協作、共同應對食品安全新挑戰。
食品安全關系著每個人的健康。從農田到餐桌,食品產業鏈條長、環節多,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離不開多個部門的協同發力。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表示,將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60項,包含2萬多項指標,涵蓋日常消費的340余種食品類別。
4月23日至25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在北京召開2025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表示,縱觀全球,人口紅利漸失、氣候危機加劇、經濟復蘇緩慢等多重壓力給傳統食品生產系統帶來嚴峻挑戰。同時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集中涌現,促進了食品產業從傳統方式向新質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孫寶國呼吁,全球各方共同攜手構建食安健康共同體。一是打破技術壁壘,繼續深化合作,共建開放包容的食品科技生態。二是擁抱變革,用創新回應消費者對安全、健康、可持續的期待。三是堅守使命,讓科技之光照亮每一張餐桌的未來。
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表示,保障全民食品安全和健康所面臨的挑戰具有高度復雜性和跨學科性,不僅需要科學與技術層面的突破,更需要基于嚴謹科學和包容性合作的全球性應對措施。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表示,新形勢下,需要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技術,落實嚴謹的食品安全標準,運用食品安全科普新理念,強化全球協作、共同應對食品安全新挑戰。
食品安全關系著每個人的健康。從農田到餐桌,食品產業鏈條長、環節多,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離不開多個部門的協同發力。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表示,將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60項,包含2萬多項指標,涵蓋日常消費的340余種食品類別。
- 廣西防城港出臺跨境電商監管服務工作指引 (2025-07-31)
- 強化食品監管 守護“舌尖安全”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18.1萬件…(2025-07-31)
- 零跑腿 高效結 暖心辦江西省九江市推進服務型執法,構建快速處理機制 (2025-07-30)
- 遼寧省對經營者發布提醒告誡書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 (2025-07-30)
- 黑龍江省黑河市成立消費糾紛一站式化解中心(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