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丑”遇上悅己消費
“每逢過年胖三斤,麻將小酒累到暈。”這是往年春節期間一些人的“年丑”寫照。今年春節假期恰逢情人節,在悅己消費拉動下,珠寶首飾、服裝鞋帽、化妝品的增幅都超過100%。當“年丑”遇到悅己消費,美麗經濟必然更勝一籌。
犒勞自己 告別“年丑”
“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枯草一樣被吸干的丑感”……春節前,微博上“累丑”一詞迅速上了熱搜。針對網友類似感嘆,媒體評論表示,傲嬌也好,自嘲也罷,整體上說,現在的年輕人,比起父母一代已經好看很多,一個高度發達的美麗產業等著他們,護膚、化妝乃至醫美,都能讓人呈現出最佳狀態。
斗得過“累丑”,自然也會遠離“年丑”。以往過年,有很多人會把過年疲憊的法令紋、熬夜造成的黑眼圈、油膩食品吃出壓力痘等困擾,戲稱為“年丑”。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外出旅行、返鄉探親的計劃受到沖擊。據商務部估算,春節期間,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人,全國超1億人選擇在工作所在地過年。就地過年,沒有在家張羅招待親朋、走親串友的煩惱,免去了舟車勞頓,也輕松化解了“年丑”困擾。
消費者秦女士表示,每年春節光張羅幾桌年夜飯就能把人累垮,“年丑”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原地過年的北京白領霍女士表示,年前憋著一口氣把工作漂亮地完成,過年也要好好犒勞自己,讓自己精神漂亮起來。她表示,會花更多的時間享受寧靜,睡個飽覺,敷個面膜,看看電視,優哉游哉地過個大年。
過年的應酬減少了,過年的消費增加了關愛自己的商品。京東大數據顯示,原地過年也促進了悅己消費品類銷售額的增長,很多悅己消費相關品類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以上。
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生機勃勃,活力釋放,線上線下消費均快速增長。春節前六天,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1200億元;放假前四天,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45.9%,其中珠寶首飾、服裝鞋帽、化妝品的零售增幅都超過100%,鮮花綠植、黃金飾品等節令商品銷量大增。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外科組委會委員、北京邦定醫學美容集團總院長張華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今年很多人響應號召原地過年,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烹享美食,調理健康,關愛自己,自然也就遠離了“年丑”。
珠寶旺銷 扮靚生活
北京“原年人”陳女士表示,往年之所以“年丑”,是因為不管累或不累,都要早起給七大姑八大姨拜年,熬夜戰“麻將”也是小事兒一樁。今年則不同,一覺睡到自然醒,再起來梳妝打扮靚起來。消費者雪花今年第一次一個人在北京過年,大年初三約上好友一起扮靚出街,試穿各種換季新衣。
今年春節期間,很多商場不打烊,大年初三“邂逅”情人節,服裝、飾品成為愛美女士的必買商品。特別是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鐲等結婚金飾銷售火爆,帶有牛元素的金飾小掛件也是牛年春節市場的暢銷款。此外,牛年春晚上明星同款的耳釘、手串、戒指和項鏈等也被愛美網友追捧。
北京消費者孫先生表示,女朋友在上海,雖然響應號召沒能團聚在一起,但情人節禮物不能少。孫先生特意為女朋友在西單大悅城購買了IDO飾品作為禮物送給女友,希望她美美地過一個異地情人節。而北京消費者唐女士在春節期間帶著爸媽來到中國黃金旗艦店為父母挑選金婚首飾。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中國黃金、老鳳祥、老廟黃金、周大福等一線品牌,在上海的銷售額大幅增加,紛紛創出新高。根據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匯總統計,上海市場銷售額達到9.8億元,同比2020年春節大幅增長,而接近10億元的銷售額也遠超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19年春節的市場表現。另據陜西省85個智能信息泵實體門店可比監測數據,春節假期零售額累計實現超1.23億元,較去年春節增長23.34%。消費熱點集中在珠寶首飾類、通訊器材類、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服裝服飾鞋帽類等11大類商品。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惠群表示,隨著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加上長假期間國際金價趨于穩定以及情人節等因素的疊加,黃金的消費熱情在節日氛圍中得到了充分釋放。
醫美盛行 悅己消費
記者從多位消費者處了解到,取悅自我的消費讓他們告別“年丑”。除了服飾扮靚,購買化妝品,以及美食、健身、讀書、觀影之外,最大的手筆就是來一次醫美“換顏”。
北京某高校老師劉女士表示,自己平時很少關注自己的臉龐是否美麗,今年過年閑暇時間增多,“對鏡貼花黃”,這才發現自己的皮膚已經松弛了,眼袋也大了,決定選擇醫美,找回美麗。白領王女士也選擇上海一家醫美機構做了提拉手術,讓自己肌膚重回緊致。
“不關乎年齡,不關乎性別,關乎愛自己。”很多消費者選擇在長假期間讓自己變美。某汽車美容生活館的負責人劉先生表示,為了不讓頭發一“禿”到底,他嘗試了醫美植發。
記者近日了解到,如北京邦定醫學美容、北京美萊等北京幾家大型美容院在大年初三、初四就已經開工營業,很多愛美人士選擇了長假期間完成醫美手術。記者從北京邦定醫學美容了解到,有女士需要提升皮膚緊致、祛法令紋、祛眼袋等,也不乏男士醫美需求。
張華表示,隨著一線城市醫美消費趨于日常化,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更鐘愛悅己,她們更希望通過醫美,尤其是輕醫美對自己的皮膚、身材等進行日常管理,維持良好形象。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在2020年30歲以上醫美消費者占比已從2018年的13%提升至19%,95后醫美消費占比超54%。另有數據顯示,醫美消費人群滲透率將大幅度提升。行業年度復合增長率保持20%以上已經超過8年,預計2021年市場總量增幅會達到30%到50%。
有消費者表示,悅己消費有治愈療“丑”之功效,既美麗了面孔,也能填充內在的消費需求。
長沙某證券公司高級經濟分析師周睿認為,悅己型消費的崛起和民眾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是社會進步的體現,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相關部門可加強引導和培育這一新消費,繼續豐富民眾消費生活。(中國消費者報 龐建新)
“每逢過年胖三斤,麻將小酒累到暈。”這是往年春節期間一些人的“年丑”寫照。今年春節假期恰逢情人節,在悅己消費拉動下,珠寶首飾、服裝鞋帽、化妝品的增幅都超過100%。當“年丑”遇到悅己消費,美麗經濟必然更勝一籌。
犒勞自己 告別“年丑”
“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枯草一樣被吸干的丑感”……春節前,微博上“累丑”一詞迅速上了熱搜。針對網友類似感嘆,媒體評論表示,傲嬌也好,自嘲也罷,整體上說,現在的年輕人,比起父母一代已經好看很多,一個高度發達的美麗產業等著他們,護膚、化妝乃至醫美,都能讓人呈現出最佳狀態。
斗得過“累丑”,自然也會遠離“年丑”。以往過年,有很多人會把過年疲憊的法令紋、熬夜造成的黑眼圈、油膩食品吃出壓力痘等困擾,戲稱為“年丑”。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外出旅行、返鄉探親的計劃受到沖擊。據商務部估算,春節期間,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人,全國超1億人選擇在工作所在地過年。就地過年,沒有在家張羅招待親朋、走親串友的煩惱,免去了舟車勞頓,也輕松化解了“年丑”困擾。
消費者秦女士表示,每年春節光張羅幾桌年夜飯就能把人累垮,“年丑”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原地過年的北京白領霍女士表示,年前憋著一口氣把工作漂亮地完成,過年也要好好犒勞自己,讓自己精神漂亮起來。她表示,會花更多的時間享受寧靜,睡個飽覺,敷個面膜,看看電視,優哉游哉地過個大年。
過年的應酬減少了,過年的消費增加了關愛自己的商品。京東大數據顯示,原地過年也促進了悅己消費品類銷售額的增長,很多悅己消費相關品類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以上。
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生機勃勃,活力釋放,線上線下消費均快速增長。春節前六天,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1200億元;放假前四天,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45.9%,其中珠寶首飾、服裝鞋帽、化妝品的零售增幅都超過100%,鮮花綠植、黃金飾品等節令商品銷量大增。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外科組委會委員、北京邦定醫學美容集團總院長張華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今年很多人響應號召原地過年,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烹享美食,調理健康,關愛自己,自然也就遠離了“年丑”。
珠寶旺銷 扮靚生活
北京“原年人”陳女士表示,往年之所以“年丑”,是因為不管累或不累,都要早起給七大姑八大姨拜年,熬夜戰“麻將”也是小事兒一樁。今年則不同,一覺睡到自然醒,再起來梳妝打扮靚起來。消費者雪花今年第一次一個人在北京過年,大年初三約上好友一起扮靚出街,試穿各種換季新衣。
今年春節期間,很多商場不打烊,大年初三“邂逅”情人節,服裝、飾品成為愛美女士的必買商品。特別是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鐲等結婚金飾銷售火爆,帶有牛元素的金飾小掛件也是牛年春節市場的暢銷款。此外,牛年春晚上明星同款的耳釘、手串、戒指和項鏈等也被愛美網友追捧。
北京消費者孫先生表示,女朋友在上海,雖然響應號召沒能團聚在一起,但情人節禮物不能少。孫先生特意為女朋友在西單大悅城購買了IDO飾品作為禮物送給女友,希望她美美地過一個異地情人節。而北京消費者唐女士在春節期間帶著爸媽來到中國黃金旗艦店為父母挑選金婚首飾。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中國黃金、老鳳祥、老廟黃金、周大福等一線品牌,在上海的銷售額大幅增加,紛紛創出新高。根據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匯總統計,上海市場銷售額達到9.8億元,同比2020年春節大幅增長,而接近10億元的銷售額也遠超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19年春節的市場表現。另據陜西省85個智能信息泵實體門店可比監測數據,春節假期零售額累計實現超1.23億元,較去年春節增長23.34%。消費熱點集中在珠寶首飾類、通訊器材類、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服裝服飾鞋帽類等11大類商品。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惠群表示,隨著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加上長假期間國際金價趨于穩定以及情人節等因素的疊加,黃金的消費熱情在節日氛圍中得到了充分釋放。
醫美盛行 悅己消費
記者從多位消費者處了解到,取悅自我的消費讓他們告別“年丑”。除了服飾扮靚,購買化妝品,以及美食、健身、讀書、觀影之外,最大的手筆就是來一次醫美“換顏”。
北京某高校老師劉女士表示,自己平時很少關注自己的臉龐是否美麗,今年過年閑暇時間增多,“對鏡貼花黃”,這才發現自己的皮膚已經松弛了,眼袋也大了,決定選擇醫美,找回美麗。白領王女士也選擇上海一家醫美機構做了提拉手術,讓自己肌膚重回緊致。
“不關乎年齡,不關乎性別,關乎愛自己。”很多消費者選擇在長假期間讓自己變美。某汽車美容生活館的負責人劉先生表示,為了不讓頭發一“禿”到底,他嘗試了醫美植發。
記者近日了解到,如北京邦定醫學美容、北京美萊等北京幾家大型美容院在大年初三、初四就已經開工營業,很多愛美人士選擇了長假期間完成醫美手術。記者從北京邦定醫學美容了解到,有女士需要提升皮膚緊致、祛法令紋、祛眼袋等,也不乏男士醫美需求。
張華表示,隨著一線城市醫美消費趨于日常化,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更鐘愛悅己,她們更希望通過醫美,尤其是輕醫美對自己的皮膚、身材等進行日常管理,維持良好形象。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在2020年30歲以上醫美消費者占比已從2018年的13%提升至19%,95后醫美消費占比超54%。另有數據顯示,醫美消費人群滲透率將大幅度提升。行業年度復合增長率保持20%以上已經超過8年,預計2021年市場總量增幅會達到30%到50%。
有消費者表示,悅己消費有治愈療“丑”之功效,既美麗了面孔,也能填充內在的消費需求。
長沙某證券公司高級經濟分析師周睿認為,悅己型消費的崛起和民眾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是社會進步的體現,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相關部門可加強引導和培育這一新消費,繼續豐富民眾消費生活。(中國消費者報 龐建新)
- 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相關報告顯示全國公共充電樁建設步入穩定發展階段(2025-04-25)
- 8年質保到期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低成本維保“迫在眉睫”(2025-04-24)
- 特價品≠處理品 商家應負責“三包”(2025-04-24)
- 國潮煥新+科技創新“圈粉”年輕消費者(2025-04-18)
- 寵物托運:“毛孩子”與旅客同行的便捷與挑戰(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