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美謎題”系列化妝品的安全警示信息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一則化妝品安全警示信息: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顯示,消費者使用“完美謎題”系列化妝品后,發生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等嚴重不良反應。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廣州美膚泉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完美謎題WANMEIMITI美膚保養液”(批號:M2023100701,規格20ml×2瓶;批號:M20231211001,規格20ml×6瓶)進行監督抽檢,經檢驗,均檢出氯倍他索丙酸酯(檢測結果分別為0.66μg/g、4.82μg/g),上述產品不得繼續銷售。
此外,經核查,深圳柔妃化妝品有限公司否認生產“完美謎題美膚液I”(粵G妝網備字2022206654)、“完美謎題養膚精華液”(粵G妝網備字2022206665)和“完美謎題美膚溶酶液+完美謎題美膚凍干粉”(粵G妝網備字2022206667)三款產品,如在市場上發現有銷售上述化妝品,該產品為涉嫌假冒產品。
消費者如發現有上述化妝品,請向屬地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什么?
氯倍他索丙酸酯又名丙酸氯倍他索,是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屬于超強效激素。
它適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損。一般每周用藥不應超過50g;連續用藥不應超過2~3周;盡量不用于12歲以下兒童;不應大面積長期使用;除非特別需要,一般不應在面部及皺褶部位使用。

外用激素是皮膚問題的常用藥。如果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強度、劑型和使用時間,是很安全的。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
對此,監管部門在加強監管力度的基礎上,發布消費提示——消費者選擇皮膚類產品時,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是要明確區分不同許可證號產品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要認清產品是“消”字號、“妝”字號還是“藥”字號。一般來說,選購消毒品可選擇“消”字號產品,選購護膚品應當選擇“妝”字號產品,治療疾病的則要選擇“藥”字號產品。
二是要理性看待經營者廣告宣傳
消費者要謹慎對待經營者打著“植物提取”“純天然”“零添加”“不含激素”等口號且聲稱使用一次后就效果特別顯著的產品,以防產品中違規添加激素類物質。
三是要科學使用激素類藥物
由于激素在治療濕疹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若皮膚問題需使用激素類藥物,要嚴格遵循醫囑,控制好使用劑量和頻次,避免激素濫用。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一則化妝品安全警示信息: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顯示,消費者使用“完美謎題”系列化妝品后,發生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等嚴重不良反應。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廣州美膚泉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完美謎題WANMEIMITI美膚保養液”(批號:M2023100701,規格20ml×2瓶;批號:M20231211001,規格20ml×6瓶)進行監督抽檢,經檢驗,均檢出氯倍他索丙酸酯(檢測結果分別為0.66μg/g、4.82μg/g),上述產品不得繼續銷售。
此外,經核查,深圳柔妃化妝品有限公司否認生產“完美謎題美膚液I”(粵G妝網備字2022206654)、“完美謎題養膚精華液”(粵G妝網備字2022206665)和“完美謎題美膚溶酶液+完美謎題美膚凍干粉”(粵G妝網備字2022206667)三款產品,如在市場上發現有銷售上述化妝品,該產品為涉嫌假冒產品。
消費者如發現有上述化妝品,請向屬地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什么?
氯倍他索丙酸酯又名丙酸氯倍他索,是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屬于超強效激素。
它適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損。一般每周用藥不應超過50g;連續用藥不應超過2~3周;盡量不用于12歲以下兒童;不應大面積長期使用;除非特別需要,一般不應在面部及皺褶部位使用。
外用激素是皮膚問題的常用藥。如果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強度、劑型和使用時間,是很安全的。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
對此,監管部門在加強監管力度的基礎上,發布消費提示——消費者選擇皮膚類產品時,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是要明確區分不同許可證號產品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要認清產品是“消”字號、“妝”字號還是“藥”字號。一般來說,選購消毒品可選擇“消”字號產品,選購護膚品應當選擇“妝”字號產品,治療疾病的則要選擇“藥”字號產品。
二是要理性看待經營者廣告宣傳
消費者要謹慎對待經營者打著“植物提取”“純天然”“零添加”“不含激素”等口號且聲稱使用一次后就效果特別顯著的產品,以防產品中違規添加激素類物質。
三是要科學使用激素類藥物
由于激素在治療濕疹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若皮膚問題需使用激素類藥物,要嚴格遵循醫囑,控制好使用劑量和頻次,避免激素濫用。
- 北京市消協提醒老年消費者謹防“領雞蛋”等消費陷阱 (2025-04-28)
- 治理“擦邊帶貨”須自律他律雙向奔赴(2025-04-28)
- 中央網信辦專項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2025-04-22)
- 別讓AI洗頭淪為智商稅噱頭(2025-04-18)
- 明碼標價不到位 收費標準不一致電動自行車充電計費疑點頻現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