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寧夏12315熱線消費投訴熱點公布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2021年3月15日消息,2020年,全區市場監管12315熱線平臺共受理各類消費者投訴21633件。其中,商品類11540件,占比53.3 %;服務類10093件,占比46.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76.22萬元。根據投訴情況分析,消費者投訴熱點主要在商品類和服務類兩個方面。
商品類投訴熱點
食品安全投訴居首。全年涉及食品投訴共2343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20.3%。消費者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一是生鮮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米面糧油等食品有異味、含異物、發霉變質;二是預包裝食品超過保質期、保質期內性狀改變或標簽標識不規范;三是食品外包裝標識引人誤解、虛假宣傳等。
交通工具投訴抬頭。全年共受理該類投訴1306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1.3%。反映主要問題有:一是經銷商強制或變相強制搭售保險、指定保險公司續保;二是經銷商不履行承諾等違約行為。如:不能按約定時間交付車輛和車輛合格證,或不能及時退付訂金,取車時臨時加價等;三是新車交付后,疑似有維修、擦碰、更換零配件等痕跡;四是售后服務不規范,存在故障屢修不好、使用不合格零配件、過度維修、價格不透明等問題。
服裝鞋帽類投訴常見。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1262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0.9%。主要問題有:一是服裝褪色、縮水、起球、破洞;二是鞋子掉皮、開線、鞋底短期開裂等質量問題,商家拒絕修復或更換、退換,服務態度惡劣,修復期過長或折舊費過高引起消費者不滿等。
電視購物投訴頻發。全年共受理電視購物投訴418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6%。針對電視購物的投訴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藥品、通訊設備、家用電器等產品,反映問題主要有:一是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與實際不符,虛假、夸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二是電視購物的經銷商促銷時想方設法收集購買意向人的個人電話、住址等信息,以貨到付款方式郵出商品,誘導消費者簽收付款,一旦商品售出,就以設置服務熱線通話限制等方式,干擾消費者主張售后服務或退換貨;三是不履行廣告宣傳承諾,或通過廣告宣傳贈送出的產品含有消費陷阱,不具備使用功能等。
醫療器械投訴增長。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221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9%,較往年同期增長顯著。主要表現在群眾對健康生活關注程度提高,隨之而來的關于醫療器械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無資質經營二、三類醫療器械等投訴增多。此外,2020年,受疫情影響,涉及醫用口罩的相關來電激增,全年共接到相關來電3459件,其中,咨詢1383件,投訴452件,舉報1624件。
服務類投訴熱點
餐飲住宿投訴第一。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2022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0%,各季度均為服務類投訴排名第一。餐飲方面投訴的主要內容有:一是上半年部分商家不執行疫情期間聚餐退訂政策,拒絕足額返還定金或退餐費,或要求消費者延期消費等;二是夏季餐飲消費中出現海鮮腐敗、食品變質、含有異物等方面投訴較多。住宿方面投訴的主要內容有:一是通過線上預訂房間,到店登記時遭遇商家加價;二是預訂的酒店實際住宿環境與宣傳不符,或網絡預訂平臺涉嫌發布虛假廣告誘導消費者;三是住宿衛生條件與消費者預期不符,商家服務態度欠佳。
預付費投訴多發。全年共受理停車服務投訴1934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9.1%,預付費消費普遍存在于商業零售、住宿餐飲、美容養生、娛樂健身等眾多商品和服務領域,這種先付款后服務的消費模式在為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也存在許多隱患。常見的糾紛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商家倒閉、歇業或經營主體變更;二是合同不規范,商家規避責任;三是服務承諾難以保障,商家擅自變更服務內容、服務地點、服務價格。上半年,受先期疫情管控的影響,預付卡使用時效爭議頻發;下半年,由于經營者發生變更,原預付卡無法正常使用而引發的糾紛較為突出。
停車服務投訴火熱。全年共受理停車服務投訴972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9.7%,特別是《銀川市優化規范停車場管理服務工作實施意見》實施后,社會反響較大。投訴的問題包括:一是部分停車場未公示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不能做到明碼標價或者明碼標價不醒目,以及擅自提高政府定價標準等;二是部分停車場人工收費拒絕出具票據,管理人員服務態度惡劣;三是分時段收費,停車場一律按最高標準收取費用,或不執行免費停車規定等。在全區停車收費投訴中,銀川地區有910件,占此類投訴的93.6%。
電梯安全使用受關注。全年共受理涉及電梯的投訴145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4%,占特種設備相關來電的73%。主要反映:一是電梯運行故障。個別公共場所和居民小區電梯故障頻發,曾出現墜層、搖晃、傾斜等情況;或運行中電梯突然停運、困人傷人;二是物業收取電梯使用費用不規范、不合理。
汽車維修投訴顯增。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119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2%,汽車維修保養服務投訴呈現較快增長之勢。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相關售后服務、維護、保養市場巨大,成為群眾日常生活消費之一。與此同時,汽車維修保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標準不統一,極易引發各類消費糾紛。投訴主要反映的問題包括:一是經銷商以未定點保養為由,拒絕履行三包期內所有的車輛故障三包義務;二是虛列維修、保養項目,不明碼標價;三是汽車維修服務不予三包,更換零配件存在以舊充新、不明示零配件生產廠家、材質性能等問題。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2021年3月15日消息,2020年,全區市場監管12315熱線平臺共受理各類消費者投訴21633件。其中,商品類11540件,占比53.3 %;服務類10093件,占比46.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76.22萬元。根據投訴情況分析,消費者投訴熱點主要在商品類和服務類兩個方面。
商品類投訴熱點
食品安全投訴居首。全年涉及食品投訴共2343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20.3%。消費者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一是生鮮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米面糧油等食品有異味、含異物、發霉變質;二是預包裝食品超過保質期、保質期內性狀改變或標簽標識不規范;三是食品外包裝標識引人誤解、虛假宣傳等。
交通工具投訴抬頭。全年共受理該類投訴1306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1.3%。反映主要問題有:一是經銷商強制或變相強制搭售保險、指定保險公司續保;二是經銷商不履行承諾等違約行為。如:不能按約定時間交付車輛和車輛合格證,或不能及時退付訂金,取車時臨時加價等;三是新車交付后,疑似有維修、擦碰、更換零配件等痕跡;四是售后服務不規范,存在故障屢修不好、使用不合格零配件、過度維修、價格不透明等問題。
服裝鞋帽類投訴常見。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1262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0.9%。主要問題有:一是服裝褪色、縮水、起球、破洞;二是鞋子掉皮、開線、鞋底短期開裂等質量問題,商家拒絕修復或更換、退換,服務態度惡劣,修復期過長或折舊費過高引起消費者不滿等。
電視購物投訴頻發。全年共受理電視購物投訴418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6%。針對電視購物的投訴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藥品、通訊設備、家用電器等產品,反映問題主要有:一是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與實際不符,虛假、夸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二是電視購物的經銷商促銷時想方設法收集購買意向人的個人電話、住址等信息,以貨到付款方式郵出商品,誘導消費者簽收付款,一旦商品售出,就以設置服務熱線通話限制等方式,干擾消費者主張售后服務或退換貨;三是不履行廣告宣傳承諾,或通過廣告宣傳贈送出的產品含有消費陷阱,不具備使用功能等。
醫療器械投訴增長。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221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9%,較往年同期增長顯著。主要表現在群眾對健康生活關注程度提高,隨之而來的關于醫療器械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無資質經營二、三類醫療器械等投訴增多。此外,2020年,受疫情影響,涉及醫用口罩的相關來電激增,全年共接到相關來電3459件,其中,咨詢1383件,投訴452件,舉報1624件。
服務類投訴熱點
餐飲住宿投訴第一。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2022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0%,各季度均為服務類投訴排名第一。餐飲方面投訴的主要內容有:一是上半年部分商家不執行疫情期間聚餐退訂政策,拒絕足額返還定金或退餐費,或要求消費者延期消費等;二是夏季餐飲消費中出現海鮮腐敗、食品變質、含有異物等方面投訴較多。住宿方面投訴的主要內容有:一是通過線上預訂房間,到店登記時遭遇商家加價;二是預訂的酒店實際住宿環境與宣傳不符,或網絡預訂平臺涉嫌發布虛假廣告誘導消費者;三是住宿衛生條件與消費者預期不符,商家服務態度欠佳。
預付費投訴多發。全年共受理停車服務投訴1934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9.1%,預付費消費普遍存在于商業零售、住宿餐飲、美容養生、娛樂健身等眾多商品和服務領域,這種先付款后服務的消費模式在為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也存在許多隱患。常見的糾紛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商家倒閉、歇業或經營主體變更;二是合同不規范,商家規避責任;三是服務承諾難以保障,商家擅自變更服務內容、服務地點、服務價格。上半年,受先期疫情管控的影響,預付卡使用時效爭議頻發;下半年,由于經營者發生變更,原預付卡無法正常使用而引發的糾紛較為突出。
停車服務投訴火熱。全年共受理停車服務投訴972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9.7%,特別是《銀川市優化規范停車場管理服務工作實施意見》實施后,社會反響較大。投訴的問題包括:一是部分停車場未公示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不能做到明碼標價或者明碼標價不醒目,以及擅自提高政府定價標準等;二是部分停車場人工收費拒絕出具票據,管理人員服務態度惡劣;三是分時段收費,停車場一律按最高標準收取費用,或不執行免費停車規定等。在全區停車收費投訴中,銀川地區有910件,占此類投訴的93.6%。
電梯安全使用受關注。全年共受理涉及電梯的投訴145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4%,占特種設備相關來電的73%。主要反映:一是電梯運行故障。個別公共場所和居民小區電梯故障頻發,曾出現墜層、搖晃、傾斜等情況;或運行中電梯突然停運、困人傷人;二是物業收取電梯使用費用不規范、不合理。
汽車維修投訴顯增。全年共受理相關投訴119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2%,汽車維修保養服務投訴呈現較快增長之勢。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相關售后服務、維護、保養市場巨大,成為群眾日常生活消費之一。與此同時,汽車維修保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標準不統一,極易引發各類消費糾紛。投訴主要反映的問題包括:一是經銷商以未定點保養為由,拒絕履行三包期內所有的車輛故障三包義務;二是虛列維修、保養項目,不明碼標價;三是汽車維修服務不予三包,更換零配件存在以舊充新、不明示零配件生產廠家、材質性能等問題。
- 2024年廣西梧州市春節假期消費投訴舉報熱點分析(2024-02-27)
-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一季度12315投訴舉報情況分析(2021-04-23)
- 浙江發布一季度消費維權分析報告 售后服務類和質量類投訴問題占比近六成(2021-04-22)
- ?廣西桂林市市場監管局2021年第一季度投訴舉報數據分析來了(2021-04-22)
- 投訴數量同比減少 舉報咨詢同比增加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投訴舉報咨詢數據分析(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