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特別關注

一錘砸出供水行業的國際品牌

2023年12月05日 08:35????信息來源:青島三利中德美水設備有限公司

1997年8月15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對于剛剛起步的三利公司,對于從那時走過來的三利人,卻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八月的一天,董事長去車間巡查,發現有一臺控制柜的通風窗在沖床沖孔時沒有完全沖開,通風窗百葉之間有一處粘連,沒有達到工藝標準和質量要求。然而,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質檢部門,均無一人意識到這屬于質量問題,董事長連續觀察了好幾天,控制柜依次通過了各道工序,直到在電氣車間完成裝配,眼看著帶著質量瑕疵的控制柜就要出廠,但全廠上下卻沒有一個人發現或者叫停。董事長心情異常沉重,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員工尤其是各級管理干部面對質量問題視而不見,不以為然,意識如此低下的危機。

早在80年代,董事長經營家用電器公司時就發現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存在著巨大質量、檔次差別,八十年代末,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正干得風生水起的家電公司,再次創業干企業,干制造業。從那時起,他暗下決心:中國人一定要生產出世界級的產品!

一開始董事長就把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看作企業發展的根本,然而,廠里絕大多數是剛剛從農民轉型的工人,多年養成的粗放式的生產意識,完全達不到制造工業產品的標準。他每周一、三、五組織技能培訓,二、四、六進行思想教育,可要改變員工長期以來固有的“粗制濫造、大概、差不多,能用就行,得過且過”的意識談何容易,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在這種大力度的教育與管理下仍然出現如此低級問題實在讓人痛心,這是思想的麻痹,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更是三利百年基業的潛在隱患……

嚴抓質量,不會那么輕而易舉,也沒有現成答案,但面對質量問題絕不能遷就姑息,更不能手軟!于是,董事長立即策劃組織召開了全員現場會,現場會上,大家不但根本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覺得這點瑕疵無所謂,可以整修后繼續使用。面對大家對質量問題的麻木不仁,董事長毅然做出決定:讓責任人砸掉這臺價值17萬元、帶有質量瑕疵的控制柜。在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1997年,這17萬元可是個天文數字!責任人根本不忍心去砸毀它,現場僵持之際,董事長指出,若今天責任人砸毀控制柜,損失公司承擔,若責任人不砸,安排保安砸,損失責任人承擔。即使這樣,責任人也難以下手,董事長開始數數了......在這種情形下,責任人才非常痛心無奈地掄起鐵錘,把帶有瑕疵的控制柜砸得粉碎。

當時的現場可謂驚心動魄,氣氛緊張而凝重!董事長付出如此代價的目的就是要喚醒大家的質量意識,使三利產品好中求好,精中求精。

正是這驚心動魄的一錘砸出了三利人的質量意識,砸出了三利人高精細嚴、精益求精的品質,砸出了企業對用戶的信譽和責任,砸出了“誰的責任誰承擔”的主人翁意識。從此,有了三利公司的“質量日”,也成就了供水行業的國際品牌。

棄商從企 實業報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利集團創始人張明亮正紅紅火火經營著家用電器公司,他發現國產貨和進口貨存在著巨大的質量差別。以手電筒為例,知名的國產品牌也存在接觸不良、不能對焦、甚至直接無法使用的情況,國產收音機要么收臺少、要么音質差,顧客反復挑選十幾次才能找出一臺稱心如意的。而進口的產品隨便拿出一個就完全合格,根本不需要挑選。面對國貨質量低下、大量利潤被外國人賺走的狀況,他暗下決心:“我就不相信中國人生產不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時代的發展促使張明亮萌生了棄商從企的想法。1989年5月,他果斷將經營得正紅火的家電公司徹底轉讓,開始到全國各地考察創業項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工人清理居民小區水箱的情景,水箱密封不嚴掉入蟲子、老鼠、枯枝爛葉,還有水箱、水管生銹等原因,導致水質污濁不堪,這就是城里居民朝夕不離的自來水!不知有多少疾病正是因為飲用了這樣的水而引起的。他決心要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研發出先進的二次供水設備,徹底解決居民的用水安全問題。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翻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篇章。9月26日,張明亮將自己干服務業和商業積攢的幾十萬元拿出來,在臨朐縣城征了6畝地,成立了臨朐縣三利自動化給水設備廠,毅然踏上了實業興邦的艱辛之路。面對新的項目,身為廠長的張明亮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刻苦學習,與給排水專家深入交流,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第一臺BTG變量恒壓給水設備在1993年誕生了!經山東省科委技術鑒定:這一新技術、新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張明亮廠長帶領科研團隊再接再厲,于1997年又成功研制出了更為先進的無負壓給水設備。然而在可行性論證時,專家們都投了反對票。因為《城市供水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裝泵抽水。有國家法律明令禁止,如果換成別人,可能就此罷休了,但張明亮廠長卻更加有了信心,他說:專家的反對并不可怕,三利要想別人不去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走前面沒有人走過的路,做前面沒有人做過的事,追求極少數。他以超凡的魄力與膽識,認準推廣無負壓是一項大有前途、造福人類的事業。

經過張明亮的不懈推廣,現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三利無負壓產品已遍布全國,開創了中國二次供水的新紀元。

“三利速度”救急雷神山醫院供水

“我們到達雷神山醫院了,請領導放心!”

2020年2月3日18時,正在忐忑不安的集團副總裁崔繼紅接到了公司赴武漢安裝人員打來的電話,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消息很快傳遍了公司,員工們歡欣鼓舞,興奮不已。就在20多個小時之前,大家剛剛經歷了一場想都不敢想的“閃擊戰”——正常情況下需半個月才能交付的設備,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火速搶了出來!

事情的原委是,2月1日下午,武漢市相關負責部門人員急匆匆找到三利集團武漢辦事處,告知負責人因原定的供水設備廠家不能滿足醫院2月4日急需通水的需求,打聽到你們三利集團有實力,能辦到,特此前來請求救急。

“疫情就是命令!馬上開工,全力奮戰,一定要在醫院要求的時間之前完成生產交付!”三利集團董事長張明亮立即下達了“作戰指令”。

為確保雷神山醫院在2月5日完成交付,50多名尚在假期中的工人火速集結,連夜開始了這場“閃擊戰”。公司其他訂單全為這套供水設備讓路,各道工序上投入的都是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12個車間機器轟鳴,馬力全開。公司高管不斷協調進度,全體工人徹夜不休,終于在2月2日17時完成了設備的組裝。再經過仔細調試,確保萬無一失之后,青島三利集團將這套價值180余萬元的設備星夜發往武漢。

在武漢的安裝人員現場隨時待命,公司的技術負責人隨時指導,在2月4日凌晨3時25分完成現場安裝調試,投入正常通水運行。

24小時完成生產,60小時投入使用,“三利速度”閃耀在疫情防控戰場。

馳援涿州 三利沖鋒在前

受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影響,從7月29日8時開始,河北省涿州市遭遇持續強降雨,當地所有河流啟動紅色預警;至8月1日10時,全市受災人數逾13萬人,全域停水,部分停電,物資供應短缺。

秉承著“讓用戶百分之百的滿意,讓百分之百的用戶滿意”的服務宗旨,三利安裝駐河北服務團隊聞“汛”而動,向險而行,快速反應,不談任何條件、不懼任何困難,奮戰在保障用水安全的搶險一線,應搶盡搶,應保盡保!

三利集團總部派出服務救援隊連夜馳援涿州,與駐地服務人員組成涿州搶險救援組,負責涿州地區被淹設備的搶修工作。救援組有成員20余人,他們趟著水到每家用戶實地查看水淹情況,經落實,有七十余個泵房設備被淹,有的還是運行十幾年的老設備,維修量特別大。經統籌安排,救援組分成三個小組,每組負責不同區域,三組同時開展,保證搶修進度。

有的區域供電沒有恢復,導致排水遇到很多困難。三利服務車每到一個小區,馬上就圍攏來許多業主,急切地詢問:“你們是三利的吧?什么時間能用上水?”三十六七度的高溫,家里沒水沒電,用戶急迫的心情三利人感同身受,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用優質服務為及時通水做出有力保障。精心制定搶修預案,向用戶保證:只要來電,設備就能通水正常運行。

不等積水排完,三利救援組人員便趟著齊膝的水進入泵房拆控制柜,搬運出來烘烤,為搶修贏得了寶貴時間。長時間浸泡,服務人員的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潰爛,但沒有人叫苦叫累,仍加班加點搶修,每天都忙到凌晨三四點鐘,通宵搶修成了家常便飯。憑借高度的責任心和高超的技能,在確保快速通水的同時他們不怕麻煩,又將器件維修好后投入運行,為用戶節省了一大筆維修資金。

經過幾天連續奮戰,七十余個泵房的設備成功搶修完成,贏得了用戶的高度贊揚。

賣出去的產品就像嫁出去的女兒,永遠關心她。客戶給三利一份信任,三利用實際行動還客戶一生放心、舒心、安心!三利服務,值得信賴!

三利工匠團隊書寫行業“傳奇”

員工4000余人,擁有專利技術5000余項,獲得五項金獎、八項“重點新產品”,主導編寫了無負壓給水設備技術標準上百項,研發生產的智能水泵和電機“五年包換,十年保修”……創造這一傲人成績的,是一支藍領技術工人隊伍。沒有博士、沒有碩士,但三利的技能型人才研發制造出了世界級產品。

“原來我就是個焊接工,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還能研發產品。”在三利集團展廳,員工劉玉朝自豪地站在他主導研發的智能集成化超濾供水設備前,講起了他的故事。

老家濰坊安丘的劉玉朝,經朋友介紹來到青島,成為三利集團生產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和車間里的很多同事一樣,劉玉朝中專畢業,憑著一份焊接手藝,想謀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從一線工人到班組長,劉玉朝踏踏實實在車間干了7年。2019年,公司發布了一系列的新產品研發任務。看到公司廣發“英雄帖”,劉玉朝心動了,但也有點猶豫,“我能行嗎?”最終,想去嘗試的念頭還是占了上風,劉玉朝接過了這個重任。

“我相當于是一個產品經理,公司會為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我也可以在全公司范圍內選擇自己的技術攻關小組成員,大家各展所長,共同來做這個產品。”劉玉朝說,接到任務后的大半年時間,他扛著巨大的壓力,每天琢磨著自己的新產品,對需求、查資料、跑展會,還把新產品中所有能用到的材料供應商拜訪了一遍,不斷學習,“不怕人家笑話,一遍遍請教,一點點改進。”整個產品前前后后改了10多次,最終在2020年新產品定型,并成功推向了市場。不僅為公司帶來了經濟效益,憑借著這款產品,劉玉朝還申請了專利。

有了這一次的成功經驗,劉玉朝參與產品研發和創新的勁頭更足了,又相繼研發了幾款產品。2020年,在公司的千萬獎勵大會上,劉玉朝收獲了讓他驚喜的大獎——一輛嶄新的奔馳轎車。

劉玉朝的故事并不是個例。在三利集團,此類中職生逆襲的故事還有很多。三利集團不以學歷論英雄,只要你思想品質好、事業心強、有能力,公司愿意提供完善的平臺陪伴你成長。三利認為,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三利集團發展三十余年,靠的就是這些高素質技術工人,他們也許沒有過高的理論水平,但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工匠精神。是他們,做出了一款款顛覆行業的產品,讓三利成為業內傳奇一般的存在。

做世界第一 抒家國情懷

一個本科加兩個技工能干什么?答:能創造出國際領先的水泵電機。三個“草根”人物用多久才能做到國際領先?答:8年。

當被問及中國制造能否趕德超日時,三利集團總工程師呂廷順坦白地說,“很難,但一定能。”有多難,他沒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用自己的時間來做了一個說明。從立項到研發成功歷時8年,每天只睡4—5個小時,8年無休。為了核心零件——葉輪扭曲度問題,從圖紙到開模,從流體力學到電焊技術,僅磨具一項就耗資5000多萬,為了提高一個百分比的能效,耗資一億元現金,“而且,還是在我們幾乎魔怔的極限下才取得這個小概率事件”,呂廷順作為總工淡淡說,他曾魔怔到大年初一夢游般走進實驗室的程度。

理想是美好的,通向理想之路是殘酷的,三利水泵研發的一組數字就能說明制造業升級之難:耗資1.2億元,歷時2900多天,每天工作16-18小時,水泵從立項到技術上國際領先,在這8年光陰里,呂廷順的女兒也從小學二年級升到初三,一提起女兒,呂廷順滿心愧疚。

呂總工講解了三個多小時,我們只記得幾個術語——葉輪和腔體設計,還記得兩個細節,為了保證零部件精度,加工車間溫度一直在18℃到20℃之間,全年恒溫。因為早晨和中午溫差較大,能影響金屬精度。為了保證螺栓力度精準,采用5000多元一把的扭力扳手,使多少力量,不是憑感覺,而是憑數據說話。

一個水泵能效提高一個百分比,有什么意義呢?呂總工說,全年至少為中國節約幾百億電費吧。但中國整個泵業能效跟國際差距在20%左右,具體折算到節約多少電費,也是個天文數字。

三利研發水泵純屬無心插柳,由于對世界泵業巨頭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不滿,張明亮董事長不信邪,結果是一不小心干成了國際領先。本來三利是中國無負壓供水的領軍企業,轉行到泵業和電機領域,照樣干成領先。

董事長要求三利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都是人干的,外國人能干出來,我們為什么干不出來?外國人干不出來的,我們中國人也要干出來。這種家國情懷是中國制造不斷超越的精神動力。

三利女兵亮相國慶閱兵

2019年10月5日是個歡樂的日子,青島流亭機場,9名身著紅色受閱服裝的姑娘們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幾名姑娘在與前來迎接她們的同事擁抱時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這9名成員是青島三利集團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的鏗鏘玫瑰。就在幾天前,她們作為民兵方隊成員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成為許多人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隊員李岙雪是其中年齡最大的,患有輕度頸椎病,帶來的影響就是拔軍姿的時候,脖子總是不夠挺拔。“一伸直脖子就鉆心地疼,一開始老被教練員點名。”因為擔心不合格,李岙雪就給自己加時訓練站軍姿。“真的是咬著牙一點點克服的,第一次堅持五分鐘,第二次堅持十分鐘,硬生生克服了這個困難。”讓李岙雪感到驕傲的是,216天訓練中,她從未請過一個小時的假。長期堅持訓練也為李岙雪帶來了另一個“驚喜”——1.74米的她,體重由153斤降到了130斤。

“在長達7個月的受訓過程中,我們9人再苦再累從未打過退堂鼓,以堅韌不拔的意志順利通過訓練和各項考核。當方隊走過天安門時,我們那份自豪感無以言表。”李岙雪說,她們要把這份榮光帶給同事,帶給企業,讓同事們從這份榮光里汲取奮力前行的力量,為企業和青島的發展再立新功。

18歲的王錫霞是年齡最小的隊員。當她得知征集參閱女民兵的消息后,立即趕到街道報名,良好的軍事素質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員的肯定,“我們公司多年的軍事化訓練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的成績,也給我們入選加了很多分。我們能夠一次入選這么多人,跟公司多年來堅持的軍訓體系建設分不開。”王錫霞說,別看自己年齡小,卻是所在排面中動作學得最快的。自己在學會最新動作后,課間還經常幫助教練員去教其他隊員。作為三利集團軍管部的一名專職教官,現在最迫切地想把在北京參訓的所學所得所感分享給同事們,推動企業的軍事化訓練再上水平,爭取以后有機會再參加這樣的重大活動,為企業爭光,為青島添彩。

青島三利集團常年堅持軍事化訓練,每年都拿出一段時間,對幾千名員工進行正規化軍訓。企業還專門設立了軍管部,培養了自己的專職教官。企業員工把軍訓中的素質養成融入到企業研發生產中,三利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技術水平和質量檔次始終穩居國內龍頭地位。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乱字幕 | 亚洲区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亚洲色成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