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第136號公告
質檢總局關于批準對古榮糌粑等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古榮糌粑、鹽井葡萄酒、尼木藏香(吞巴藏香)、林芝靈芝、林芝天麻、索多西辣椒醬、崗巴羊、隆子黑青稞8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上述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古榮糌粑
(一)產地范圍。
古榮糌粑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堆龍德慶縣古榮鄉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古榮糌粑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古榮糌粑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鹽井葡萄酒
(一)產地范圍。
鹽井葡萄酒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木許鄉、曲孜卡鄉、納西鄉共3個鄉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鹽井葡萄酒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鹽井葡萄酒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尼木藏香(吞巴藏香)
(一)產地范圍。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吞巴鄉、塔榮鎮、普松鄉現轄行政區大部分區域,北緯29.300°至29.517°,東經90.151°至90.362°。
(二)專用標志使用。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林芝靈芝
(一)產地范圍。
林芝靈芝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墨脫縣共7個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林芝靈芝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林芝靈芝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林芝天麻
(一)產地范圍。
林芝天麻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共6個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林芝天麻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林芝天麻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六、索多西辣椒醬
(一)產地范圍。
索多西辣椒醬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索多西鄉、朱巴龍鄉、如美鎮、納西鄉、曲孜卡鄉、木許鄉共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索多西辣椒醬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索多西辣椒醬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6)。
七、崗巴羊
(一)產地范圍。
崗巴羊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崗巴縣崗巴鎮、龍中鄉、昌龍鄉、直克鄉、孔瑪鄉共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崗巴羊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崗巴羊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7)。
八、隆子黑青稞
(一)產地范圍。
隆子黑青稞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隆子縣隆子鎮、日當鎮、熱榮鄉、加玉鄉、列麥鄉、斗玉鄉、三林鄉共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隆子黑青稞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隆子黑青稞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8)。
特此公告。
附件:1.古榮糌粑質量技術要求
2.鹽井葡萄酒質量技術要求
3.尼木藏香(吞巴藏香)質量技術要求
4.林芝靈芝質量技術要求
5.林芝天麻質量技術要求
6.索多西辣椒醬質量技術要求
7.崗巴羊質量技術要求
8.隆子黑青稞質量技術要求
質檢總局
2014年12月11日
附件1
古榮糌粑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產地范圍:西藏自治區堆龍德慶縣古榮鄉、馬鄉、德慶鄉、乃瓊鎮。
2.品種:“藏青320”等白青稞品種
3.栽培管理:
(1)立地條件:產地范圍內海拔3600m至4200m,土層厚度≥60cm,土壤pH值6.5至7.5。
(2)播種:播種時間為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量≤350kg/公頃。
(3)施肥:每年施用農家肥≥7t/公頃。
(4)收獲: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獲。
4.品質要求:千粒重48g至52g,水分含量(曬干后)≤12%。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加工
1.工藝流程:原料→清雜→潤麥 →熟化→磨粉→成品→包裝→儲存。
2.加工要點:
1)潤麥:使原料中水分含量達到14%至16%。
2)熟化:炒制溫度為380℃至420℃。
3)磨粉:采用傳統古法水磨磨粉。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征:顏色為灰白色,粉末狀,色澤均勻一致,具有獨特的青稞麥香味,口感香甜。
2.理化指標:水分≤7.4%,粗蛋白≥10%,粗脂肪≥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鹽井葡萄酒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黑珍珠、赤霞珠、蛇龍珠、美樂。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2200m至2600m,土壤質地為砂壤,pH值6.0至7.0,土層厚度≥0.5m。
三、栽培
1.種苗:扦插或嫁接繁育。
2.架式和樹形:
(1)架式:單籬架或“V”型架。
(2)樹形:單干雙臂或單干單臂。
3.水肥管理:
(1)施肥管理:只使用有機肥,葡萄采收后至冬灌前施入。基肥每畝不少于3m3。
(2)灌溉管理:花期及采收前30天禁止灌水。
4.采收:8月下旬以后,葡萄含糖量≥210g/L。選晴天早晨8點至11點采收。采收后24小時內必須進行加工處理。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工藝流程
1.干紅葡萄酒:原料采收→除梗破碎→裝罐→添加輔料→發酵→皮渣分離及壓榨→陳釀→灌裝(包裝)。
2.冰紅葡萄酒: 采摘自然冰凍葡萄(﹣7℃下結冰采收)→低溫狀態下壓榨→低溫發酵→中止發酵→陳釀→下膠→過濾→冷凍→過濾除菌→灌裝(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干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濃郁,口感飽滿,回味悠長。
(2)冰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優雅,酒體豐滿,回味悠長。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干浸出物/(g/l) ≥
21.0
酒精度20℃/(%vol) ≥
12.0
總二氧化硫含量/(mg/l) ≤
100
冰紅糖度/(g/L) ≥
1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料:
1.原料:柏木、榆樹皮、水。水必須使用吞巴河水。
2.配料:藏木香、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甘菘、冰片、沒藥等植物。藏木香必須使用產自產地范圍內的。
二、制作工藝
1.工藝流程:選料、浸泡、去皮→水車研磨→香磚→加香料揉搓→成型→晾曬→成品→包裝儲藏。
2.工藝要點:
(1)研磨:將木段放入水中浸泡2天至3天后去皮后研磨成木泥。研磨必須采用當地水車研磨工藝。木泥含水量≥45%。
(2)香料配制:原料包括香草、沉香、豆蔻、甘菘、冰片等。手工制作:香磚與香料比例為3:1.3至1.6;機器制作:香磚與香料比例為3:1.8至2.1。
(3)成型:
①線香:打孔牛角擠壓成型。
②塔香:磨具擠塑成型。
③粉末香:香磚研磨粉碎。
(4)晾曬:采用自然晾曬至水分含量≤15%。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顏色為土黃色、黑色、紅色。形狀分為條狀、塔狀及粉末狀。氣味呈現出幽婉、厚醇、清揚、高亢、觸鼻清香、悠揚、甘甜的脂木香。
2.理化指標:線香長度≤50cm,直徑≤4mm;塔香高度≤5cm,直徑≤1cm。成品藏香必須含有柏木醇、2-茨酮、丁香酚、無羈萜、表木栓醇成分。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林芝靈芝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白肉靈芝。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200m至3500m,硬雜木林,土壤類型為森林棕壤土,土壤質地為砂土或砂性中壤土,有機質含量≥4.0%,pH值5.5至7.0。
三、栽植管理
1.菌種制作與馴化:采集野生靈芝子實體,分離菌絲體,培育。按食用菌及藥用菌種生產常規,進行一至三級菌種培養。第三級菌種直接用于生產。種植馴化:取三級菌種種植,出菇,觀察選優, 重復原種選育步驟,獲得馴化種,保存。
2.種植與管理:土壤厚度必須在30 cm以上,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腐殖質,擺放處理好的菌袋,每袋間隔10 cm。分三次覆土,兩次澆水,第三次覆土后不澆水,地面遮蔭,覆蓋物應高于床面25 cm至30 cm。3月至5月種植,當年可采收兩次;7月至8月種植,可采收一次。
3.適種環境:野生品主要生長于枯腐的闊葉樹上。栽培品以當地的木屑為培養基。溫度范圍為10℃至30℃,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下,土壤含水量50%至65%,pH值5.5至7.0中性偏酸的土壤中。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待菌蓋邊緣白色漸變至寬度小于0.5cm時采收,在蔭涼的地方晾曬至水分≤17%。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菌柄較短,呈黑紅色,有漆狀光亮,菌柄內為白色海綿狀;菌蓋呈圓形狀,表面紅色或深紅色,邊緣色略淡,中心未噴粉前有漆狀光亮,外圍為白色,噴粉后菌蓋被孢子粉覆蓋,無光澤,淡黃色。
2.理化指標:
野生品及栽培品:靈芝粗多糖含量≥1%,靈芝三萜≥1.5%,腺苷≥7.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林芝天麻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烏天麻。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800m至3500m,土壤類型為森林棕壤土,土壤質地為砂土或砂性中壤土,有機質含量≥4.0%,pH值5至6.5。
三、栽植管理
1.蜜環菌、萌發菌及菌材的準備:按食用菌及藥用菌菌種生產常規,進行一至三級菌種培養。第三級菌種直接用于生產,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時段,春季培育為1月底前;秋季培育時間為7月至8月底前。取闊葉樹枝椏(直徑2.5cm至10cm),鋸成長40 cm至60 cm的木段做菌材。
2.麻種繁育:3月份采集野生的箭麻(當地種為烏天麻)作為母種,經人工有性繁育,用長度2cm至10cm、直徑0.8cm至1.5cm作種麻。米麻需再培育一年方可作為種麻。
3.種植:
(1)種植時間:冬季10月至11月種植,春季3月至4月上旬清明以前種植。
(2)種植要求:當菌材上的蜜環菌長出多條菌索,長度達10 cm時即可種植。
4.適種環境:溫度范圍10℃至30℃,最適溫度20℃至25℃,空氣濕度80%以下,土壤含水量40%至60%,pH值5至6.5。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1)采收時間:天麻采收分春季(3月)和冬季(11月)兩個時段。
(2)加工要求:將采挖的天麻洗凈,蒸、煮約3分鐘至5分鐘,取出后晾曬至干透。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橢圓形,表面淺烏色,淺色斷續環狀點突出,環間距較短,肉質硬,斷面褐色偏白。
2.理化指標:天麻素含量≥0.72%,天麻多糖≥20.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6
索多西辣椒醬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品種:當地辣椒品種。
2.立地條件:產地范圍內海拔2200m至2600m,土壤類型為亞高山深林土,呈弱酸性,土壤ph值在6.5左右。
3.栽培要求:使用牦牛糞,羊糞等有機肥,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
4.采摘:采摘時間為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要求其色澤紅亮、肉頭飽滿。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主要輔料要求
清油:選用芒康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生產的優質菜籽油。
三、生產工藝流程
選料→清洗→甩干→粉碎→裝壇→發酵→分裝。
四、工藝要求
1.選料:選用保護區范圍內肉質較厚,組織致密,粗纖維少,新鮮飽滿的辣椒。
2.粉碎:粉碎至粒徑為3 mm至5mm。
3.裝壇:將辣椒粒、植物油等原輔料按一定比例攪拌均勻,裝入土陶壇密封。
4.發酵:將密封后的土陶壇放置于陰涼處發酵,發酵時間不低于8個月,最佳發酵時間為2年。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鮮紅,氣味鮮辣但不刺鼻,口感香辣不燥。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總酸,g/100g ≤
1.5
固形物,g/100g ≤
70
鹽分,g/100g ≤
15
辣椒素,% ≤
0.3
氨基酸,% ≤
0.2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7
崗巴羊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西藏綿羊(當地品系)。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及飼料條件:
(1)飼養環境:產地范圍內海拔4300m至6800m,地形和地貌復雜,垂直地帶性和區域性分布明顯,植被多樣,品種豐富,分布牧草有矮生嵩草和高山嵩草、矮火絨草、毛莨、龍膽、羊茅、紫花針茅、錦雞兒、狼毒、蒲公英、紫云英、萎陵菜、金臘梅、固砂草、青藏苔草、黃芪、棘豆、紫花苜蓿、披堿草等高山植物及雪蓮等珍貴藥用植物。飲水來源于海拔5000m以上的冰川積雪融水或泉水。
(2)飼料:以天然植被為主要飼料。本地產優質干草、青稞籽實及秸稈等為補充料。
2.飼養方式:暖季放牧,冷季放牧加舍飼。
3.圈舍條件:雙坡半開放式圈舍,飼養密度1只/㎡。
4.飼養管理:
(1)去勢:羔羊60日齡至70日齡斷奶,斷奶后的公羊不宜作種用的,及時去勢育肥。去勢后,對羔羊加強護理。
(2)冷季飼養管理:12月至次年4月期間,每天放牧4至6小時,歸牧后補青干草、精料。
(3)暖季飼養管理:5月至11月期間,每天放牧8小時至10小時。
(4)出欄標準:羯羊出欄年齡24月齡至36月齡,體重范圍25 kg至35kg。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屠宰加工
1.羊源標準:產自產地范圍內符合出欄標準的健康羊只。
2.屠宰工藝:按當地傳統工藝或現代工藝屠宰,手工剝皮。
3.保存:宰后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小時,在-35℃下速凍12至16小時后,在-18℃至-21℃下冷凍保存。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羊:成年羊體格中等,眼大微突出,鼻梁稍隆起,耳直往前略微下垂。具有“腿短肚大”的外形特征。體軀毛色主要為白色,頭部、眼周圍和兩頰有褐色、黑色、棕色斑塊或斑點。兩耳、嘴端、四肢下部也有類似的色斑。少數頸部和體軀雜色。尾長下垂,屬脂尾型,上寬下尖。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角尖大多向外延伸。母羊大多無角或小角。
(2)羊肉:肌肉顏色淺紅至深紅,脂肪和肌肉分層明顯,脂肪呈乳白色至淺黃色。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
2.理化指標:
(1)活體羊:體重25 kg至35kg。
(2)羊肉:各部肌肉蛋白含量≥20%,脂肪含量≤8.22%;膽固醇≤74.4mg/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8
隆子黑青稞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黑青稞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3800 m 至4200m,土層厚度≥60cm,有效耕作層厚度≥20 cm,土壤pH值6.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種子要求:種子純度≥95%,凈度≥96%,發芽率≥87%。
2.播種:
(1)播種時間: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
(2)播種量:≤300kg/公頃。
3.施肥:每年施用農家肥≥27t/公頃。
4.收獲:在蠟熟末期收獲,具體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和貯存
打場→揚塵→包裝→入庫。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籽粒外皮紫色或紫黑色,形狀為橢圓形或菱形。
2.理化指標:千粒重48g至52g,黃酮類化合物0.17%至0.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古榮糌粑、鹽井葡萄酒、尼木藏香(吞巴藏香)、林芝靈芝、林芝天麻、索多西辣椒醬、崗巴羊、隆子黑青稞8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上述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古榮糌粑
(一)產地范圍。
古榮糌粑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堆龍德慶縣古榮鄉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古榮糌粑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古榮糌粑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鹽井葡萄酒
(一)產地范圍。
鹽井葡萄酒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木許鄉、曲孜卡鄉、納西鄉共3個鄉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鹽井葡萄酒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鹽井葡萄酒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尼木藏香(吞巴藏香)
(一)產地范圍。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吞巴鄉、塔榮鎮、普松鄉現轄行政區大部分區域,北緯29.300°至29.517°,東經90.151°至90.362°。
(二)專用標志使用。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林芝靈芝
(一)產地范圍。
林芝靈芝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墨脫縣共7個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林芝靈芝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林芝靈芝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林芝天麻
(一)產地范圍。
林芝天麻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共6個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林芝天麻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林芝天麻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六、索多西辣椒醬
(一)產地范圍。
索多西辣椒醬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索多西鄉、朱巴龍鄉、如美鎮、納西鄉、曲孜卡鄉、木許鄉共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索多西辣椒醬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索多西辣椒醬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6)。
七、崗巴羊
(一)產地范圍。
崗巴羊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崗巴縣崗巴鎮、龍中鄉、昌龍鄉、直克鄉、孔瑪鄉共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崗巴羊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崗巴羊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7)。
八、隆子黑青稞
(一)產地范圍。
隆子黑青稞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隆子縣隆子鎮、日當鎮、熱榮鄉、加玉鄉、列麥鄉、斗玉鄉、三林鄉共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隆子黑青稞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隆子黑青稞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8)。
特此公告。
附件:1.古榮糌粑質量技術要求
2.鹽井葡萄酒質量技術要求
3.尼木藏香(吞巴藏香)質量技術要求
4.林芝靈芝質量技術要求
5.林芝天麻質量技術要求
6.索多西辣椒醬質量技術要求
7.崗巴羊質量技術要求
8.隆子黑青稞質量技術要求
質檢總局
2014年12月11日
附件1
古榮糌粑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產地范圍:西藏自治區堆龍德慶縣古榮鄉、馬鄉、德慶鄉、乃瓊鎮。
2.品種:“藏青320”等白青稞品種
3.栽培管理:
(1)立地條件:產地范圍內海拔3600m至4200m,土層厚度≥60cm,土壤pH值6.5至7.5。
(2)播種:播種時間為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量≤350kg/公頃。
(3)施肥:每年施用農家肥≥7t/公頃。
(4)收獲: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獲。
4.品質要求:千粒重48g至52g,水分含量(曬干后)≤12%。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加工
1.工藝流程:原料→清雜→潤麥 →熟化→磨粉→成品→包裝→儲存。
2.加工要點:
1)潤麥:使原料中水分含量達到14%至16%。
2)熟化:炒制溫度為380℃至420℃。
3)磨粉:采用傳統古法水磨磨粉。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征:顏色為灰白色,粉末狀,色澤均勻一致,具有獨特的青稞麥香味,口感香甜。
2.理化指標:水分≤7.4%,粗蛋白≥10%,粗脂肪≥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鹽井葡萄酒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黑珍珠、赤霞珠、蛇龍珠、美樂。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2200m至2600m,土壤質地為砂壤,pH值6.0至7.0,土層厚度≥0.5m。
三、栽培
1.種苗:扦插或嫁接繁育。
2.架式和樹形:
(1)架式:單籬架或“V”型架。
(2)樹形:單干雙臂或單干單臂。
3.水肥管理:
(1)施肥管理:只使用有機肥,葡萄采收后至冬灌前施入。基肥每畝不少于3m3。
(2)灌溉管理:花期及采收前30天禁止灌水。
4.采收:8月下旬以后,葡萄含糖量≥210g/L。選晴天早晨8點至11點采收。采收后24小時內必須進行加工處理。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工藝流程
1.干紅葡萄酒:原料采收→除梗破碎→裝罐→添加輔料→發酵→皮渣分離及壓榨→陳釀→灌裝(包裝)。
2.冰紅葡萄酒: 采摘自然冰凍葡萄(﹣7℃下結冰采收)→低溫狀態下壓榨→低溫發酵→中止發酵→陳釀→下膠→過濾→冷凍→過濾除菌→灌裝(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干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濃郁,口感飽滿,回味悠長。
(2)冰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優雅,酒體豐滿,回味悠長。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干浸出物/(g/l) ≥ | 21.0 |
酒精度20℃/(%vol) ≥ | 12.0 |
總二氧化硫含量/(mg/l) ≤ | 100 |
冰紅糖度/(g/L) ≥ | 15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料:
1.原料:柏木、榆樹皮、水。水必須使用吞巴河水。
2.配料:藏木香、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甘菘、冰片、沒藥等植物。藏木香必須使用產自產地范圍內的。
二、制作工藝
1.工藝流程:選料、浸泡、去皮→水車研磨→香磚→加香料揉搓→成型→晾曬→成品→包裝儲藏。
2.工藝要點:
(1)研磨:將木段放入水中浸泡2天至3天后去皮后研磨成木泥。研磨必須采用當地水車研磨工藝。木泥含水量≥45%。
(2)香料配制:原料包括香草、沉香、豆蔻、甘菘、冰片等。手工制作:香磚與香料比例為3:1.3至1.6;機器制作:香磚與香料比例為3:1.8至2.1。
(3)成型:
①線香:打孔牛角擠壓成型。
②塔香:磨具擠塑成型。
③粉末香:香磚研磨粉碎。
(4)晾曬:采用自然晾曬至水分含量≤15%。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顏色為土黃色、黑色、紅色。形狀分為條狀、塔狀及粉末狀。氣味呈現出幽婉、厚醇、清揚、高亢、觸鼻清香、悠揚、甘甜的脂木香。
2.理化指標:線香長度≤50cm,直徑≤4mm;塔香高度≤5cm,直徑≤1cm。成品藏香必須含有柏木醇、2-茨酮、丁香酚、無羈萜、表木栓醇成分。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林芝靈芝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白肉靈芝。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200m至3500m,硬雜木林,土壤類型為森林棕壤土,土壤質地為砂土或砂性中壤土,有機質含量≥4.0%,pH值5.5至7.0。
三、栽植管理
1.菌種制作與馴化:采集野生靈芝子實體,分離菌絲體,培育。按食用菌及藥用菌種生產常規,進行一至三級菌種培養。第三級菌種直接用于生產。種植馴化:取三級菌種種植,出菇,觀察選優, 重復原種選育步驟,獲得馴化種,保存。
2.種植與管理:土壤厚度必須在30 cm以上,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腐殖質,擺放處理好的菌袋,每袋間隔10 cm。分三次覆土,兩次澆水,第三次覆土后不澆水,地面遮蔭,覆蓋物應高于床面25 cm至30 cm。3月至5月種植,當年可采收兩次;7月至8月種植,可采收一次。
3.適種環境:野生品主要生長于枯腐的闊葉樹上。栽培品以當地的木屑為培養基。溫度范圍為10℃至30℃,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下,土壤含水量50%至65%,pH值5.5至7.0中性偏酸的土壤中。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待菌蓋邊緣白色漸變至寬度小于0.5cm時采收,在蔭涼的地方晾曬至水分≤17%。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菌柄較短,呈黑紅色,有漆狀光亮,菌柄內為白色海綿狀;菌蓋呈圓形狀,表面紅色或深紅色,邊緣色略淡,中心未噴粉前有漆狀光亮,外圍為白色,噴粉后菌蓋被孢子粉覆蓋,無光澤,淡黃色。
2.理化指標:
野生品及栽培品:靈芝粗多糖含量≥1%,靈芝三萜≥1.5%,腺苷≥7.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林芝天麻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烏天麻。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800m至3500m,土壤類型為森林棕壤土,土壤質地為砂土或砂性中壤土,有機質含量≥4.0%,pH值5至6.5。
三、栽植管理
1.蜜環菌、萌發菌及菌材的準備:按食用菌及藥用菌菌種生產常規,進行一至三級菌種培養。第三級菌種直接用于生產,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時段,春季培育為1月底前;秋季培育時間為7月至8月底前。取闊葉樹枝椏(直徑2.5cm至10cm),鋸成長40 cm至60 cm的木段做菌材。
2.麻種繁育:3月份采集野生的箭麻(當地種為烏天麻)作為母種,經人工有性繁育,用長度2cm至10cm、直徑0.8cm至1.5cm作種麻。米麻需再培育一年方可作為種麻。
3.種植:
(1)種植時間:冬季10月至11月種植,春季3月至4月上旬清明以前種植。
(2)種植要求:當菌材上的蜜環菌長出多條菌索,長度達10 cm時即可種植。
4.適種環境:溫度范圍10℃至30℃,最適溫度20℃至25℃,空氣濕度80%以下,土壤含水量40%至60%,pH值5至6.5。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1)采收時間:天麻采收分春季(3月)和冬季(11月)兩個時段。
(2)加工要求:將采挖的天麻洗凈,蒸、煮約3分鐘至5分鐘,取出后晾曬至干透。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橢圓形,表面淺烏色,淺色斷續環狀點突出,環間距較短,肉質硬,斷面褐色偏白。
2.理化指標:天麻素含量≥0.72%,天麻多糖≥20.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6
索多西辣椒醬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品種:當地辣椒品種。
2.立地條件:產地范圍內海拔2200m至2600m,土壤類型為亞高山深林土,呈弱酸性,土壤ph值在6.5左右。
3.栽培要求:使用牦牛糞,羊糞等有機肥,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
4.采摘:采摘時間為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要求其色澤紅亮、肉頭飽滿。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主要輔料要求
清油:選用芒康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生產的優質菜籽油。
三、生產工藝流程
選料→清洗→甩干→粉碎→裝壇→發酵→分裝。
四、工藝要求
1.選料:選用保護區范圍內肉質較厚,組織致密,粗纖維少,新鮮飽滿的辣椒。
2.粉碎:粉碎至粒徑為3 mm至5mm。
3.裝壇:將辣椒粒、植物油等原輔料按一定比例攪拌均勻,裝入土陶壇密封。
4.發酵:將密封后的土陶壇放置于陰涼處發酵,發酵時間不低于8個月,最佳發酵時間為2年。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鮮紅,氣味鮮辣但不刺鼻,口感香辣不燥。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總酸,g/100g ≤ | 1.5 |
固形物,g/100g ≤ | 70 |
鹽分,g/100g ≤ | 15 |
辣椒素,% ≤ | 0.3 |
氨基酸,% ≤ | 0.2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7
崗巴羊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西藏綿羊(當地品系)。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及飼料條件:
(1)飼養環境:產地范圍內海拔4300m至6800m,地形和地貌復雜,垂直地帶性和區域性分布明顯,植被多樣,品種豐富,分布牧草有矮生嵩草和高山嵩草、矮火絨草、毛莨、龍膽、羊茅、紫花針茅、錦雞兒、狼毒、蒲公英、紫云英、萎陵菜、金臘梅、固砂草、青藏苔草、黃芪、棘豆、紫花苜蓿、披堿草等高山植物及雪蓮等珍貴藥用植物。飲水來源于海拔5000m以上的冰川積雪融水或泉水。
(2)飼料:以天然植被為主要飼料。本地產優質干草、青稞籽實及秸稈等為補充料。
2.飼養方式:暖季放牧,冷季放牧加舍飼。
3.圈舍條件:雙坡半開放式圈舍,飼養密度1只/㎡。
4.飼養管理:
(1)去勢:羔羊60日齡至70日齡斷奶,斷奶后的公羊不宜作種用的,及時去勢育肥。去勢后,對羔羊加強護理。
(2)冷季飼養管理:12月至次年4月期間,每天放牧4至6小時,歸牧后補青干草、精料。
(3)暖季飼養管理:5月至11月期間,每天放牧8小時至10小時。
(4)出欄標準:羯羊出欄年齡24月齡至36月齡,體重范圍25 kg至35kg。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屠宰加工
1.羊源標準:產自產地范圍內符合出欄標準的健康羊只。
2.屠宰工藝:按當地傳統工藝或現代工藝屠宰,手工剝皮。
3.保存:宰后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小時,在-35℃下速凍12至16小時后,在-18℃至-21℃下冷凍保存。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羊:成年羊體格中等,眼大微突出,鼻梁稍隆起,耳直往前略微下垂。具有“腿短肚大”的外形特征。體軀毛色主要為白色,頭部、眼周圍和兩頰有褐色、黑色、棕色斑塊或斑點。兩耳、嘴端、四肢下部也有類似的色斑。少數頸部和體軀雜色。尾長下垂,屬脂尾型,上寬下尖。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角尖大多向外延伸。母羊大多無角或小角。
(2)羊肉:肌肉顏色淺紅至深紅,脂肪和肌肉分層明顯,脂肪呈乳白色至淺黃色。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
2.理化指標:
(1)活體羊:體重25 kg至35kg。
(2)羊肉:各部肌肉蛋白含量≥20%,脂肪含量≤8.22%;膽固醇≤74.4mg/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8
隆子黑青稞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黑青稞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3800 m 至4200m,土層厚度≥60cm,有效耕作層厚度≥20 cm,土壤pH值6.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種子要求:種子純度≥95%,凈度≥96%,發芽率≥87%。
2.播種:
(1)播種時間: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
(2)播種量:≤300kg/公頃。
3.施肥:每年施用農家肥≥27t/公頃。
4.收獲:在蠟熟末期收獲,具體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和貯存
打場→揚塵→包裝→入庫。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籽粒外皮紫色或紫黑色,形狀為橢圓形或菱形。
2.理化指標:千粒重48g至52g,黃酮類化合物0.17%至0.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