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第37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京白梨
(一)產地范圍。
京白梨產地范圍為北京市門頭溝區軍莊鎮、妙峰山鎮、王平鎮、潭柘寺鎮4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京白梨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北京市門頭溝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京白梨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克東天然蘇打水
(一)產地范圍。
克東天然蘇打水產地范圍為黑龍江省克東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克東天然蘇打水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黑龍江省克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克東天然蘇打水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南充絲綢
(一)產地范圍。
南充絲綢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西充縣、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營山縣、閬中市9個市區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南充絲綢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南充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南充絲綢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黃果樹毛峰
(一)產地范圍。
黃果樹毛峰產地范圍為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平壩縣、普定縣、鎮寧自治縣、關嶺自治縣、紫云自治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果樹風景名勝區8個縣、區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黃果樹毛峰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安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黃果樹毛峰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羅甸艾納香
(一)產地范圍。
羅甸艾納香產地范圍為貴州省羅甸縣紅水河鎮、龍坪鎮、茂井鎮、羅悃鎮、逢亭鎮、沫陽鎮、鳳亭鄉、大亭鄉、八總鄉、羅蘇鄉、羅妥鄉、羅暮鄉、溝亭鄉、班仁鄉、董當鄉、板庚鄉、云干鄉、董王鄉、交硯鄉、納坪鄉、木引鄉21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羅甸艾納香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羅甸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羅甸艾納香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京白梨質量技術要求
:2.克東天然蘇打水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3.南充絲綢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4.黃果樹毛峰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5.羅甸艾納香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1:
京白梨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秋子梨系的當地原生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00m至400m,土壤類型為山地淋溶褐土,土壤pH6.5至7.2,有機質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杜梨為砧木,采用嫁接育苗。
2.定植:定植時間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栽植密度為每公頃載植株數≤660株。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65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1.采收時間:為每年9月初至9月底。
2.貯藏:冷庫儲藏,溫度控制在0℃至3℃,相對濕度控制在80%至93%;
3.后熟:采收后或冷藏儲存結束后,常溫儲藏7至10天。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實扁圓,果皮光滑細薄,后熟前果皮呈黃綠色,果肉乳白、細膩,果肉中石細胞少;后熟后果皮轉為黃白色,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口,香味濃。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后熟前
后熟后
可溶性固形物 20℃
≥13%
≥13%
總酸(以蘋果酸計)
≤0.22%
≤0.14%
單果重
100g~160g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克東天然蘇打水質量技術要求
(一)開采條件。
產地范圍內,地下200m至400m的第四系全新統粘土質中粗砂、砂礫石孔隙潛水。年開采量不得超過200萬噸。
(二)水源地保護。
1.嚴格保護區:水源井外圍半徑15m范圍內設立防護網,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2.限制區:在水源井取水點周邊30m范圍內設立防護欄,禁止進行有可能引起含水層受污染和破壞的各項活動。
3.監察區:在水源井外圍影響半徑2倍,2R=1000m范圍內,不得勘查新的水源井,避免井群干擾,影響水源井開采量,保護水源井水質,不受污染。
4.水源補給區:在主要補給區加強生態保護,嚴禁建設污染企業。
(三)開采和加工。
1.應在保證天然蘇打水衛生安全和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條件下進行開采、加工與灌裝。
2.在不改變天然蘇打水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分的條件下,允許過濾、殺菌處理。
3.不得用容器將天然蘇打水原水運至異地灌裝。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清澈透明,并具有克東天然蘇打水滑順口感,口味純正。
2.理化指標:
(1)無氣pH值:7.5至9.0;
(2)含氣pH值:5.2至7.4。
項目
團簇結構特征(O17核磁共振)
水齡
(年)
可溶解性
總固體
(mg/L)
偏硼酸HBO2
(mg/L)
重碳酸根HCO3-
(mg/L)
指標
≤70HZ
≥15000
450~1000
2~10
300~6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南充絲綢質量技術要求
(一)桑葉生產。
1.桑樹品種:嘉陵20號、塔桑、湘7920。
2.桑園立地條件:土壤為紅棕紫色、暗紫色壤土,pH值6.5至8,有機質含量≥1.5%。
3.育苗:采用無性繁殖。
4.桑樹栽植:每公頃栽植≤15000株。
5.施肥: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20000kg。
6.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家蠶養殖。
1.品種:871×872、菁松×皓月、洞庭×碧波。
2.養殖時間:一年養殖三季4批。春季蠶在5月初至6月上旬,夏季蠶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秋季蠶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晚秋蠶在9月中旬至10中旬。
(三)繅絲。
1.繅制生絲工藝流程為:混繭→剝繭→選繭→蒸化預滲透→煮繭→繅絲→復搖→初檢→編絞→打包→配色→檢驗成件。
2.生絲纖度den為:13/15(14.43/16.65)、20/22(22.20/24.42)、28/30(31.08/33.30)、40/44(44.40/48.84)。
3.生絲繭粒數配比:13/15den 6至7粒,20/22den 8至9粒,28/30den 10至12粒,40/44den17至19粒。
4.生絲纖度偏差、均勻度變化、清潔與潔凈度、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抱合指標達到優良以上。
(四)織造。
嚴禁使用含有禁用物質的化工助劑浸漬,浸漬后的生絲適度脫水烘干,其回潮率控制在:弱捻9%至11%,強捻11.5%至13%;在產品加工過程中,環境氣溫要保持在22℃至32℃,相對濕度65%至80%。
真絲白坯織物的生絲含量≥90%,生絲全部采用本地所產13den至44den原料。
(五)精煉。
1.精練過程使用軟水。
2.工藝流程為:確定浴比→坯綢預處理(pH值10.8至11.2、溫度45℃至60℃)→初練(pH值9.5至10)→復練(pH值9.5至10)→水洗(75℃至85℃)→水洗(60℃至70℃)→水洗(40℃至50℃)→弱酸處理→軋水→整理(成匹或卷筒)→練白綢。
(六)色綢(染色綢和印花綢)。
1.染色:工藝流程為:色卡打樣→坯綢前處理→遴選配置染料→確定工藝參數→染色→水洗→固色→水洗→軋水→烘干。
2.印花:工藝流程為:花色設計→黑白稿→感光制版→配色→調制印花色漿→印花→后整理。
(七)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綢:颣節少、光澤一致性好;織物表面光潔、散射少、色澤均勻、手感柔軟、彈性好,平紋織物不易起皺。
①紡類:平紋組織、經緯無捻或弱捻,采用生絲或半色織工藝,織紋縝密、綢面平挺、光澤均勻、手感滑潤;
②綢類:平紋或平紋變化組織、經緯織點緊密、綢面平滑、色澤勻稱。
③緞類:緞紋組織、紋路清晰、色光柔和、平滑光亮;
④縐類:平紋或平紋變化組織,經、緯分別或同時加強捻,極富彈性,綢面呈現明顯穩定的縐效應。
2.理化指標:
項目
等級
優等品
一等品
幅寬偏差
±1%
±1.5%
密度偏差
±2.5%
±3.5%
質量偏差
±2.5%
±3.5%
水洗尺寸變化率
紡、綢類織物
練白
經向
2.0%~-3.0%
2.0%~-5.0%
緯向
2.0%~-1.0%
2.0%~-1.5%
印染
經向
1.5%~-2.5%
2.0%~-3.5%
緯向
1.0%~-1.0%
1.0%~-1.0%
縐類織物
練白
經向
2.0%~-5.0%
2.0%~-8.0%
緯向
1.5%~-3.0%
1.5%~-4.5%
印染
經向
2.0%~-3.0%
2.0%~-4.0%
緯向
2.0%~-2.5%
2.0%~-4.0%
緞類織物
練白
經向
1.5%~-3.0%
2.0%~-4.5%
緯向
2.0%~-2.0%
2.0%~-2.0%
印染
經向
2.0%~-3.0%
2.0%~-4.0%
緯向
1.0%~-1.0%
1.0%~-1.5%
染色牢度級
耐洗
耐水
耐汗漬
變色
≥4
≥3
沾色
≥3
≥3
耐干摩擦
≥4
≥4
耐濕摩擦
≥3
≥3
耐光
淺色3/深色4
3
外觀疵點,分
幅寬160cm及以下
≤0.5 m
≤0.8 m
幅寬160cm以上
≤0.6 m
≤0.9 m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黃果樹毛峰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安順竹葉青(C.Sinensiscv.Anshun-zhuyecha),及適宜制作黃果樹毛峰的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800m至1400m的山地,土壤質地為黃色壤土,土壤pH值4.5至5.5,土層厚度≥50cm,有機質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扦插育苗。
2. 定植:定植時間為10月至12月。栽植密度≤70000株/公頃。
3. 施肥:年施腐熟有機肥≥15噸/公頃。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3月初至5月中旬,采摘單芽至一芽二葉的鮮葉。
(五)加工工藝。
1. 工藝流程:鮮葉→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
2. 工藝要求:
(1)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鮮葉厚度控制在5cm至10cm,攤青時間8h至10h。判斷殺青適度的標準:葉片柔軟,失水率達20%至25%。
(2)殺青:溫度控制在220℃至260℃。判斷殺青適度的標準:葉色暗綠,失去光澤,葉質柔軟稍帶卷縮,手握略有黏性,青草氣消失,茶香顯露時。
(3)揉捻:揉捻時間控制在25min至35min。判斷揉捻適度的標準:茶汁黏附茶條表面,手觸有滑潤黏手感。葉細胞破碎率以50%至60%為佳,成條率達80%以上。
(4)干燥:分毛火和足火兩次干燥。毛火干燥料層厚度小于2cm,溫度控制在120℃至130℃,時間10min至15min。毛火干燥后,茶葉含水量控制在20%至30%。足火干燥溫度控制在80℃至90℃,厚度3cm至5cm,時間30min至50min。干燥后成品茶含水量≤6.5%。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條索卷曲,緊細,顯毫。色澤綠潤。茶湯黃綠,明亮。帶有板栗香。滋味濃醇。葉底嫩勻成朵,黃綠,明亮。
2. 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6.0%,粗纖維≤12.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羅甸艾納香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菊科植物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L)DC.)。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400m至800m的山地,土壤質地為黃紅壤與砂質土壤。土壤pH值5.0至6.5,有機質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無性繁殖。
2.定植:
(1)時間:每年3月至5月。
(2)密度:栽植株行距為0.8cm×0.8cm,每公頃園地種植15000至16000株。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種植及野生均在當年11月至12月采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葉片呈寬橢圓形或長圓披針形,上下密被茸毛。氣清涼、香,味辛。
2.理化指標:鮮葉的左旋龍腦≥0.2%。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關于批準對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京白梨、克東天然蘇打水、南充絲綢、黃果樹毛峰、羅甸艾納香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京白梨
(一)產地范圍。
京白梨產地范圍為北京市門頭溝區軍莊鎮、妙峰山鎮、王平鎮、潭柘寺鎮4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京白梨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北京市門頭溝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京白梨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克東天然蘇打水
(一)產地范圍。
克東天然蘇打水產地范圍為黑龍江省克東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克東天然蘇打水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黑龍江省克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克東天然蘇打水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南充絲綢
(一)產地范圍。
南充絲綢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西充縣、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營山縣、閬中市9個市區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南充絲綢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南充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南充絲綢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黃果樹毛峰
(一)產地范圍。
黃果樹毛峰產地范圍為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平壩縣、普定縣、鎮寧自治縣、關嶺自治縣、紫云自治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果樹風景名勝區8個縣、區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黃果樹毛峰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安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黃果樹毛峰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羅甸艾納香
(一)產地范圍。
羅甸艾納香產地范圍為貴州省羅甸縣紅水河鎮、龍坪鎮、茂井鎮、羅悃鎮、逢亭鎮、沫陽鎮、鳳亭鄉、大亭鄉、八總鄉、羅蘇鄉、羅妥鄉、羅暮鄉、溝亭鄉、班仁鄉、董當鄉、板庚鄉、云干鄉、董王鄉、交硯鄉、納坪鄉、木引鄉21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羅甸艾納香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羅甸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羅甸艾納香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京白梨質量技術要求
:2.克東天然蘇打水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3.南充絲綢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4.黃果樹毛峰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5.羅甸艾納香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1:
京白梨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秋子梨系的當地原生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100m至400m,土壤類型為山地淋溶褐土,土壤pH6.5至7.2,有機質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杜梨為砧木,采用嫁接育苗。
2.定植:定植時間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栽植密度為每公頃載植株數≤660株。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65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1.采收時間:為每年9月初至9月底。
2.貯藏:冷庫儲藏,溫度控制在0℃至3℃,相對濕度控制在80%至93%;
3.后熟:采收后或冷藏儲存結束后,常溫儲藏7至10天。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實扁圓,果皮光滑細薄,后熟前果皮呈黃綠色,果肉乳白、細膩,果肉中石細胞少;后熟后果皮轉為黃白色,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口,香味濃。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
后熟前 | 后熟后 | |
可溶性固形物 20℃ | ≥13% | ≥13% |
總酸(以蘋果酸計) | ≤0.22% | ≤0.14% |
單果重 | 100g~160g | -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克東天然蘇打水質量技術要求
(一)開采條件。
產地范圍內,地下200m至400m的第四系全新統粘土質中粗砂、砂礫石孔隙潛水。年開采量不得超過200萬噸。
(二)水源地保護。
1.嚴格保護區:水源井外圍半徑15m范圍內設立防護網,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2.限制區:在水源井取水點周邊30m范圍內設立防護欄,禁止進行有可能引起含水層受污染和破壞的各項活動。
3.監察區:在水源井外圍影響半徑2倍,2R=1000m范圍內,不得勘查新的水源井,避免井群干擾,影響水源井開采量,保護水源井水質,不受污染。
4.水源補給區:在主要補給區加強生態保護,嚴禁建設污染企業。
(三)開采和加工。
1.應在保證天然蘇打水衛生安全和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條件下進行開采、加工與灌裝。
2.在不改變天然蘇打水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分的條件下,允許過濾、殺菌處理。
3.不得用容器將天然蘇打水原水運至異地灌裝。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清澈透明,并具有克東天然蘇打水滑順口感,口味純正。
2.理化指標:
(1)無氣pH值:7.5至9.0;
(2)含氣pH值:5.2至7.4。
項目 | 團簇結構特征(O17核磁共振) |
水齡
(年) |
可溶解性
總固體 (mg/L) |
偏硼酸HBO2
(mg/L) |
重碳酸根HCO3-
(mg/L) |
指標 | ≤70HZ | ≥15000 | 450~1000 | 2~10 | 300~65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南充絲綢質量技術要求
(一)桑葉生產。
1.桑樹品種:嘉陵20號、塔桑、湘7920。
2.桑園立地條件:土壤為紅棕紫色、暗紫色壤土,pH值6.5至8,有機質含量≥1.5%。
3.育苗:采用無性繁殖。
4.桑樹栽植:每公頃栽植≤15000株。
5.施肥: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20000kg。
6.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家蠶養殖。
1.品種:871×872、菁松×皓月、洞庭×碧波。
2.養殖時間:一年養殖三季4批。春季蠶在5月初至6月上旬,夏季蠶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秋季蠶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晚秋蠶在9月中旬至10中旬。
(三)繅絲。
1.繅制生絲工藝流程為:混繭→剝繭→選繭→蒸化預滲透→煮繭→繅絲→復搖→初檢→編絞→打包→配色→檢驗成件。
2.生絲纖度den為:13/15(14.43/16.65)、20/22(22.20/24.42)、28/30(31.08/33.30)、40/44(44.40/48.84)。
3.生絲繭粒數配比:13/15den 6至7粒,20/22den 8至9粒,28/30den 10至12粒,40/44den17至19粒。
4.生絲纖度偏差、均勻度變化、清潔與潔凈度、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抱合指標達到優良以上。
(四)織造。
嚴禁使用含有禁用物質的化工助劑浸漬,浸漬后的生絲適度脫水烘干,其回潮率控制在:弱捻9%至11%,強捻11.5%至13%;在產品加工過程中,環境氣溫要保持在22℃至32℃,相對濕度65%至80%。
真絲白坯織物的生絲含量≥90%,生絲全部采用本地所產13den至44den原料。
(五)精煉。
1.精練過程使用軟水。
2.工藝流程為:確定浴比→坯綢預處理(pH值10.8至11.2、溫度45℃至60℃)→初練(pH值9.5至10)→復練(pH值9.5至10)→水洗(75℃至85℃)→水洗(60℃至70℃)→水洗(40℃至50℃)→弱酸處理→軋水→整理(成匹或卷筒)→練白綢。
(六)色綢(染色綢和印花綢)。
1.染色:工藝流程為:色卡打樣→坯綢前處理→遴選配置染料→確定工藝參數→染色→水洗→固色→水洗→軋水→烘干。
2.印花:工藝流程為:花色設計→黑白稿→感光制版→配色→調制印花色漿→印花→后整理。
(七)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綢:颣節少、光澤一致性好;織物表面光潔、散射少、色澤均勻、手感柔軟、彈性好,平紋織物不易起皺。
①紡類:平紋組織、經緯無捻或弱捻,采用生絲或半色織工藝,織紋縝密、綢面平挺、光澤均勻、手感滑潤;
②綢類:平紋或平紋變化組織、經緯織點緊密、綢面平滑、色澤勻稱。
③緞類:緞紋組織、紋路清晰、色光柔和、平滑光亮;
④縐類:平紋或平紋變化組織,經、緯分別或同時加強捻,極富彈性,綢面呈現明顯穩定的縐效應。
2.理化指標:
項目 | 等級 | ||||
優等品 | 一等品 | ||||
幅寬偏差 | ±1% | ±1.5% | |||
密度偏差 | ±2.5% | ±3.5% | |||
質量偏差 | ±2.5% | ±3.5% | |||
水洗尺寸變化率 | 紡、綢類織物 | 練白 | 經向 | 2.0%~-3.0% | 2.0%~-5.0% |
緯向 | 2.0%~-1.0% | 2.0%~-1.5% | |||
印染 | 經向 | 1.5%~-2.5% | 2.0%~-3.5% | ||
緯向 | 1.0%~-1.0% | 1.0%~-1.0% | |||
縐類織物 | 練白 | 經向 | 2.0%~-5.0% | 2.0%~-8.0% | |
緯向 | 1.5%~-3.0% | 1.5%~-4.5% | |||
印染 | 經向 | 2.0%~-3.0% | 2.0%~-4.0% | ||
緯向 | 2.0%~-2.5% | 2.0%~-4.0% | |||
緞類織物 | 練白 | 經向 | 1.5%~-3.0% | 2.0%~-4.5% | |
緯向 | 2.0%~-2.0% | 2.0%~-2.0% | |||
印染 | 經向 | 2.0%~-3.0% | 2.0%~-4.0% | ||
緯向 | 1.0%~-1.0% | 1.0%~-1.5% | |||
染色牢度級 |
耐洗
耐水 耐汗漬 |
變色 | ≥4 | ≥3 | |
沾色 | ≥3 | ≥3 | |||
耐干摩擦 | ≥4 | ≥4 | |||
耐濕摩擦 | ≥3 | ≥3 | |||
耐光 | 淺色3/深色4 | 3 | |||
外觀疵點,分 | 幅寬160cm及以下 | ≤0.5 m | ≤0.8 m | ||
幅寬160cm以上 | ≤0.6 m | ≤0.9 m |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黃果樹毛峰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安順竹葉青(C.Sinensiscv.Anshun-zhuyecha),及適宜制作黃果樹毛峰的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800m至1400m的山地,土壤質地為黃色壤土,土壤pH值4.5至5.5,土層厚度≥50cm,有機質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扦插育苗。
2. 定植:定植時間為10月至12月。栽植密度≤70000株/公頃。
3. 施肥:年施腐熟有機肥≥15噸/公頃。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3月初至5月中旬,采摘單芽至一芽二葉的鮮葉。
(五)加工工藝。
1. 工藝流程:鮮葉→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
2. 工藝要求:
(1)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鮮葉厚度控制在5cm至10cm,攤青時間8h至10h。判斷殺青適度的標準:葉片柔軟,失水率達20%至25%。
(2)殺青:溫度控制在220℃至260℃。判斷殺青適度的標準:葉色暗綠,失去光澤,葉質柔軟稍帶卷縮,手握略有黏性,青草氣消失,茶香顯露時。
(3)揉捻:揉捻時間控制在25min至35min。判斷揉捻適度的標準:茶汁黏附茶條表面,手觸有滑潤黏手感。葉細胞破碎率以50%至60%為佳,成條率達80%以上。
(4)干燥:分毛火和足火兩次干燥。毛火干燥料層厚度小于2cm,溫度控制在120℃至130℃,時間10min至15min。毛火干燥后,茶葉含水量控制在20%至30%。足火干燥溫度控制在80℃至90℃,厚度3cm至5cm,時間30min至50min。干燥后成品茶含水量≤6.5%。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條索卷曲,緊細,顯毫。色澤綠潤。茶湯黃綠,明亮。帶有板栗香。滋味濃醇。葉底嫩勻成朵,黃綠,明亮。
2. 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6.0%,粗纖維≤12.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羅甸艾納香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菊科植物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L)DC.)。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400m至800m的山地,土壤質地為黃紅壤與砂質土壤。土壤pH值5.0至6.5,有機質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無性繁殖。
2.定植:
(1)時間:每年3月至5月。
(2)密度:栽植株行距為0.8cm×0.8cm,每公頃園地種植15000至16000株。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種植及野生均在當年11月至12月采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葉片呈寬橢圓形或長圓披針形,上下密被茸毛。氣清涼、香,味辛。
2.理化指標:鮮葉的左旋龍腦≥0.2%。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