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第29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報告》(通政發[2005]62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蘇省南通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暗紋東方鲀。
(二)自然種質保護區域。
北緯31°41'至32°43'、東經120°12'至121°55'之間為南通長江河豚種質保護區。
(三)種苗。
在國家級河豚魚良種場繁育合格種苗。
1.人工繁殖:3月初選擇純種體質健壯的親魚,模擬自然產卵洄游環境,水體由海水環境逐步調節為江水環境,餌料以貝類、雜魚、蝦等鮮活餌料為主,同時輔以水流刺激性腺發育。
4月下旬采用兩針注射法催產。采用干法或濕法授精,受精卵用孵化桶進行流水孵化。
2.魚苗培育:仔魚孵出后用本地淡水輪蟲開口,一周后移入魚苗培育池進行魚苗培育。魚苗培育池面積1000 m2至3000 m2,水深1.2m至1.5m。池內輪蟲等餌料生物豐富,隨魚苗長大逐步增投糠蝦、水蚯蚓、魚、蚌等肉糜及河豚魚苗專用飼料。
3.魚種培育:模擬自然生長的江水環境進行全淡水培育。飼料選用專用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48%至50%,粗脂肪含量4%至5%,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至5%,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喂,投喂做到定時、定點、定量。
(四)養殖。
1.養殖模式:模擬南通長江河豚江海洄游生物學特性,采用“江-海-江”三段式養殖法。
2.養殖環境:養殖區域處長江入海口,江海交匯處,江、海、河三種水源豐富,同區域地下同時具備江水和海水資源,水生生物資源豐富獨特。
3.溫室培育:11月份至次年4月份,在溫室進行模擬海水培育。魚池為室內泥砂底水泥池,使用地下淺層咸水將池水鹽度逐步調到10‰至15‰,水溫18℃至25℃。適當增加飼料中脂肪含量。嚴格消毒水體,切斷產毒食物鏈。
4.野化馴養:5至10月份在池塘進行野化馴養。野化馴養時間不少于6個月。池塘面積6000 m2至10000 m2,水深2m至3m。pH7.4至8.5,氣溫20℃至35℃,水溫18℃至33℃,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透明度要求20cm至25cm。飼料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添加河蚌、小雜魚蝦、淡水螺螄等動物性飼料。
5.生態防治:通過優選魚種、改善環境、強化營養、分級分疏等措施進行健康養殖。通過魚蝦混養、使用微生態制劑和中草藥等進行生態防病。
(五)質量技術要求。
1.感官特征:種質特征明顯,色澤鮮艷,體形豐滿;背部暗褐色橫紋明顯,體側桔黃色帶清晰,腹部白色;性腺輪廓明顯,鰭條完整;游動快速,反應敏捷。
2.理化特征:蛋白質≥17.50%,0.55%≤脂肪≤0.70%,總氨基酸≥17.00%。
3.安全性:經急性毒性試驗,達無毒級。
4.利用河豚控毒與健康養殖技術養殖。
5.利用南通長江河豚專用飼料配方。
6.具有規范的連鎖經營系統,產品采用連鎖經營方式銷售。
三、專用標志使用
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南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報告》(通政發[2005]62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蘇省南通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暗紋東方鲀。
(二)自然種質保護區域。
北緯31°41'至32°43'、東經120°12'至121°55'之間為南通長江河豚種質保護區。
(三)種苗。
在國家級河豚魚良種場繁育合格種苗。
1.人工繁殖:3月初選擇純種體質健壯的親魚,模擬自然產卵洄游環境,水體由海水環境逐步調節為江水環境,餌料以貝類、雜魚、蝦等鮮活餌料為主,同時輔以水流刺激性腺發育。
4月下旬采用兩針注射法催產。采用干法或濕法授精,受精卵用孵化桶進行流水孵化。
2.魚苗培育:仔魚孵出后用本地淡水輪蟲開口,一周后移入魚苗培育池進行魚苗培育。魚苗培育池面積1000 m2至3000 m2,水深1.2m至1.5m。池內輪蟲等餌料生物豐富,隨魚苗長大逐步增投糠蝦、水蚯蚓、魚、蚌等肉糜及河豚魚苗專用飼料。
3.魚種培育:模擬自然生長的江水環境進行全淡水培育。飼料選用專用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48%至50%,粗脂肪含量4%至5%,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至5%,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喂,投喂做到定時、定點、定量。
(四)養殖。
1.養殖模式:模擬南通長江河豚江海洄游生物學特性,采用“江-海-江”三段式養殖法。
2.養殖環境:養殖區域處長江入海口,江海交匯處,江、海、河三種水源豐富,同區域地下同時具備江水和海水資源,水生生物資源豐富獨特。
3.溫室培育:11月份至次年4月份,在溫室進行模擬海水培育。魚池為室內泥砂底水泥池,使用地下淺層咸水將池水鹽度逐步調到10‰至15‰,水溫18℃至25℃。適當增加飼料中脂肪含量。嚴格消毒水體,切斷產毒食物鏈。
4.野化馴養:5至10月份在池塘進行野化馴養。野化馴養時間不少于6個月。池塘面積6000 m2至10000 m2,水深2m至3m。pH7.4至8.5,氣溫20℃至35℃,水溫18℃至33℃,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透明度要求20cm至25cm。飼料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添加河蚌、小雜魚蝦、淡水螺螄等動物性飼料。
5.生態防治:通過優選魚種、改善環境、強化營養、分級分疏等措施進行健康養殖。通過魚蝦混養、使用微生態制劑和中草藥等進行生態防病。
(五)質量技術要求。
1.感官特征:種質特征明顯,色澤鮮艷,體形豐滿;背部暗褐色橫紋明顯,體側桔黃色帶清晰,腹部白色;性腺輪廓明顯,鰭條完整;游動快速,反應敏捷。
2.理化特征:蛋白質≥17.50%,0.55%≤脂肪≤0.70%,總氨基酸≥17.00%。
3.安全性:經急性毒性試驗,達無毒級。
4.利用河豚控毒與健康養殖技術養殖。
5.利用南通長江河豚專用飼料配方。
6.具有規范的連鎖經營系統,產品采用連鎖經營方式銷售。
三、專用標志使用
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南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南通長江河豚(養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