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擴充標準體系 主抓示范創建
圖:放心舒心家裝服務規范培訓現場。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圍繞“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消費者滿意度和消費過程體驗舒心度”這一目標,持續深入開展放心舒心消費示范創建,不斷做優消費環境,幫助一大批對標放心舒心服務標準苦練“內功”的企業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與此同時,以標準宣傳、監測評價、投訴公示、線下無理由退貨等為重點的示范創建“三年行動”已經啟動,“放心舒心”已成為四川省的消費新名片。
家裝服務對標規范
“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好多了,也恢復到了正常年景的百分之七八十。”成都九鼎裝飾公司門店最近客流量大增,總經理陳杰滿意地對記者說。業務快速恢復的原因固然與疫情消退有關,但在陳杰看來,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主動對標放心舒心家裝服務標準,疫情期間注重“練內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在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服務規范,其中選擇的首批重點行業就是家裝業。四川省地方標準《放心舒心消費服務規范第1部分:家裝行業》2021年8月2日發布,同年9月1日起實施。隨后,在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的統一部署下,家裝行業掀起了一股學標、采標、對標、用標的熱潮。成都九鼎裝飾公司成為首批采標企業之一,陳杰被聘請為標準宣傳培訓講師。
“服務規范讓我們很多員工都嘗到了甜頭。”陳杰告訴記者,“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要求,倒逼家裝行業提升服務,剛好有了標準出臺這個契機,公司內部進行了全員宣傳,以標準為基礎,優化、細化了所有的服務和流程,全面提升員工的服務意識和能力。我們越規范,客戶對我們越尊重。”
標準發布后,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標準宣傳和培訓,通過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的組織,先后以成都、綿陽、達州、自貢為培訓地,對21個市(州)的300多家家裝企業進行了培訓,目前主動采標家裝企業已達到158家。
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受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委托具體負責標準宣傳工作。2月22日,該協會聯合成都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開展“成都家裝50強”評選活動。這是成都市今年“提振消費信心3·15特別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意圖通過典型帶動、榜樣引領,提振成都家裝行業消費信心。
“宣傳培訓重點是市場運用。”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黨支部書記袁菲說,貫標培訓就是幫助企業做標準化建設,家裝公司參加培訓都比較積極,“有學員現場就把培訓內容發回公司,要求員工學習。”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實施消費環境監測評價,并在家裝行業開展試點。袁菲告訴記者,去年總共對65家采標企業進行了測評。目前從現場走訪、業務量、投訴量等多個角度看,標準對家裝行業服務質量提升效果明顯,采標企業消費者的信任度提高了,簽單轉化率提高了3%。“成都的標桿企業全部是首批貫標的,最近生意好與服務提升肯定有關系。”袁菲說。
服裝行業提質升級
2月24日下午,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消保處組織召開“服裝行業放心舒心消費創建”座談會,總結服裝行業放心舒心消費示范創建經驗,了解企業采用放心舒心行業服務標準前后的變化,開展跨區域線下無理由退貨研討,到會的8家服裝企業都是首批采標企業。
據了解,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目前已搭建起“城市+行業”的省級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標準框架體系,其中牽頭制定行業服務標準6個。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放心舒心消費服務規范(第6部分:服裝行業)》地方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拉開了四川服裝行業提質升級的序幕。
標準主要針對終端服裝門店,從基本要求、店內設施和環境、商品管理、服務內容、消費維權、服務質量管理方面明確了詳細標準。針對服裝店的經營環境,標準將公共標志的設置、招牌與陳列、商業廣告、店內噪聲、空氣環境、店內燈光照明和環境衛生情況都納入了其中。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服裝服飾消費超過1000億元。“服裝行業高質量的服務供給迫切需要一套統一、科學、有效的標準來指導和評價。”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通過制定消費服務標準,把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進一步落實落細,讓消費者買得舒心、穿得放心;同時打造一批標準化示范店,為行業樹立可供復制推廣的樣板。
據介紹,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省纖檢局聯合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從2022年9月底開始,在成都、遂寧、眉山、南充4個市(州)開展了6場次宣傳培訓,參加培訓人數達300人。現場向主動采標的93家經營主體頒發了“放心舒心消費服務牌匾”。
“企業參與熱情高,效果比較理想,參與的經營主體通過問卷反饋滿意度為100%。93家經營主體主動采標并簽訂承諾書。”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負責人說。
參加座談會的8位采標服裝企業負責人都表示正在對照標準要求提升服務質量,創造條件實現線下無理由退貨。成都錦帛服飾董事長甘汶靈表示,其公司的服務宗旨是“百分百滿意”,就是無理由退貨,已經堅持了20多年,疫情期間6家店沒有關停一家,未來會繼續秉持“百分百滿意”宗旨,朝“百年老店”的目標走下去。
消費投訴公示上新臺階
為加快推進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著力標準引領,注重消費者的監督,積極承接市場監管總局試點,通過消費投訴信息公示,促進消費糾紛和解,倒逼經營者誠信經營。目前已在全國率先建成并上線省級市場監管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系統。21個市(州)正全域開展投訴信息公示試點。“購物前先查企業投訴信息,希望消費者養成這種習慣。”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消保處負責人說。
2月28日,記者登錄四川省市場監管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系統,看到了很多知名企業的名字,近一年被消費者投訴的總次數、解決成功率等信息也一目了然。消費者只需輸入企業名稱等基本信息,就能查到該企業近一年的投訴基本信息,非常便捷。
據介紹,四川省市場監管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系統與全國12315平臺數據同步,自動、全量匯集四川省內各企業近一年的被投訴情況,打通了消費投訴數據內網到外網的展示途徑,實現公示全過程自動化。消費者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公示信息系統(四川)地方頻道查詢,也可以通過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門戶網站查詢。該系統于2022年3月13日上線,截至目前,已公示信息9.4萬余條,累計訪問查詢50萬余次。2022年度,投訴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5.58個百分點,雙方自行和解投訴量、ODR單位和解消費爭議量同比均增長約3倍。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還針對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行行政約談和重點公示。截至目前,省市縣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公示重點經營者257批次,共計587戶。重點經營者公示對企業主動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改進售后服務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消保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局正積極承接市場監管總局試點,推動全省消費投訴信息公示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在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試點要求基礎上,制定了實施方案,配套了試點工作指引,對公示內容和形式進行了充實,規范了公示審批程序。自貢、南充市市場監管局將試點工作作為階段性重點任務予以推進。截至目前,四川省各地均已開展市場監管總局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試點工作,通過四川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共計公示企業4509戶,公示投訴5993條。
消費信心源于放心舒心,來源于經營者的規范和誠信。四川正在按照四川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定的《四川省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創建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要求,持續優化放心舒心消費環境,擴充標準體系,持續推動示范單元對標提質升級,全面開展消費環境監測評價,強化消費糾紛源頭化解能力,引導發展線下無理由退貨和賠償先付,提振消費信心,全力促進消費。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是由質量檢驗行業與質量領域的質量檢驗技術機構和專家學者、工作者,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及質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與企業負責人,與質量檢驗相關工作的社會各界相關人士等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宗旨
按照“服務會員,服務企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消費,服務發展”的工作原則,貫徹“精業篤行,守正創新,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實事求是,尊重人才,創新興會,服務立會”的工作風尚,落實“專業引領、學術研究,政策咨詢、決策參考,科技普及、質量引領,信任傳遞、助力發展”的工作任務,遵循“質量檢驗、客觀公正,規范市場、扶優治劣,服務企業、引導消費”的工作方向,堅持“專業化,技術化,社會化,服務化”的發展目標,引導各級質量檢驗機構發展壯大和行業自律,發揮政府和企業、行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進行社會監督,督促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質量提升行動、推進品牌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質量發展潛力,不斷增強人民對質量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團體是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聯系質量檢驗行業、質量領域科技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廣大企業及社會各界的橋梁和紐帶,是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行業高質量發展及質量提升推進、質量強國事業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職能簡介
充分發揮質量專業社團組織的中介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宣傳貫徹質量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組織質量和質量檢驗方面的標準研究、制定和技術開發,開展質量和質量檢驗方面的學術交流、技術培訓和相關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切實發揮“質量檢驗,客觀公正,服務企業,引導消費”的社會監督作用,抓好質量提升;精業篤行,扶優治劣,充分利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檢院(所)和重點國家級質檢中心與相關質檢機構等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和技術機構會員單位的專業優勢,組織開展“3.15”“質量月”等質量誠信主題(專題)宣傳活動,對“全國質量檢驗穩定合格產品”進行調查匯總和展示公告,推廣防偽溯源和質量誠信驗證等技術應用,傳遞質量信任,引導質量消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強市場引導,共筑質量誠信,推動質量社會共治共享;組織新技術、新產品鑒定和評審,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開展檢驗、鑒定、監理方面的咨詢和服務;樹立質量工作先進典型和質量誠信標桿,弘揚工匠精神,推廣質量工作優秀示范的先進經驗;承辦有關政府部門(機構)交辦和委托的相關工作;著力發揮全國質量檢驗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科學求實,開拓創新,全面引領質量檢驗行業自律和健康發展;履行質量專業社團中介機構的相關職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督促企業履行質量主體責任,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濃厚氛圍,合力推進質量社會共治,扎實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業務范圍
(一)持續推進“三個轉變”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國質量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為中國質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務,發揮質量檢驗對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服務; (二)圍繞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質量事業的整體發展開展相應的學術研究,推進行業交流,促進行業發展,助力“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為構建新時代質量檢驗能力提升與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及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技術支撐和專業保障; (三)緊緊圍繞質量提升、質量發展工作大局和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與質量檢驗行業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質量發展與變革創新等調查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學術交流、科普宣傳和技術服務平臺; (四)加強質量檢驗與質量發展相關的理論研究,提高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研究的針對性、協同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促進質量工作隊伍成長和質量檢驗行業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辦或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開展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與質量工作的宣傳、咨詢、培訓和展覽展示等活動,推廣普及質量檢驗與質量知識,宣傳貫徹質量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宣傳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推進質量社會共治; (六)推動質量檢驗和質量提升與質量發展戰略的研究及學術交流,依照有關規定組織出版本團體學術性會刊及有關學術性、科普性刊物和書籍資料,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供有關咨詢服務與專業支持;拓寬輿論傳播途徑,建設本團體官方網站和相關業務網站; (七)推行先進的質量檢驗檢測和質量管理方法,開展檢驗檢測能力與質量管理科學技術、方法提升的相關活動,提高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創新能力和全民質量意識; (八)探索質量檢驗、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總結推廣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經驗,開展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和質量提升、質量發展與質量溯源、防偽驗證等方面的技術咨詢和服務與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九)引導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支持企業做好質量基礎工作,督促企業加強信用建設,推進企業重視品牌建設,促進企業注重質量發展意識并切實提高質量檢驗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十)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以及工程質量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和第三方檢驗、鑒定、評估和監理,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十一)對損害本團體會員品牌和質量聲譽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收集和反饋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關心和維護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提供廣泛的專業服務活動; (十二)開展質量檢驗和質量學風評議工作,加強質量檢驗行業和質量發展研究領域學風與學術道德建設; (十三)推動開展對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政策法規與檢驗檢測領域科技研究及實踐運用工作者的考試及繼續教育培訓工作,興辦符合本團體宗旨并能夠為本團體會員和質量發展事業與檢驗檢測行業建設發展服務的事業及相關經濟實體; (十四)開展企業質量檢驗機構的評審,開展質量評估和推廣質量保險業務,利用各種方式向消費者提供質量信息,宣傳和普及質量知識和消費常識,傳遞質量信任、引導質量消費,為市場、企業和消費者服務,切實維護社會各界的合法權益; (十五)組織開展質量檢驗技術、儀器設備、檢驗設施和質量檢驗標準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咨詢、服務,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組織對其進行鑒定、評審和推廣應用; (十六)參與質量檢驗檢測和質量管理、質量發展相關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與實施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相關領域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和實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質量標準體系; (十七)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本團體與境外質量檢驗和質量領域學術組織及質檢機構與相關組織建立友好往來與交流合作關系,促進質量檢驗和質量工作與國際慣例接軌,拓展本團體國際合作的視野和平臺,服務和推動中國質量、中國標準、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擔相關部門委托的質量提升、質量管理、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相關的有關工作。
備 注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簡稱“中國質檢協會”或“質檢協會”)籌備于1986年,并于1992年正式成立,登記管理機關為民政部,目前主要行業管理部門為2020年12月脫鉤改革之前的業務主管部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簡稱“市場監管總局”)。在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歷任業務主管部門為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原國家技術監督局、原國家經濟委員會質量局。


聲明: 凡本網注明“中國質量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質量網
中國質量網·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官方網站
網站許可證號:京ICP證030750號 網站備案:京ICP證03075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